第二百四十章至第二百四十一章-《将军夫人娇又飒》


    第(1/3)页

    呼延浩二在信中说,此次突厥忽然组建起联合军队,实乃朝廷内有人里应外合。想趁着阮靖晟腿疾,魏国公等老将年迈时,趁虚而入占一个大便宜。

    呼延浩二说那内应位高权重,且极其贪财狡猾老辣,答应过极力主和让大周割地赔款。

    “庞仲老贼,你该被千刀万剐!”

    魏国公猛地拍了一下后,仍旧不解恨,怒声喝道:“为了这场战事,朝廷耗费了多少钱粮,大周战死了多少好儿郎!”

    “这群大周朝的蛀虫!”

    信里并未直接点名内应便是庞仲,但魏国公一口咬定是庞仲,阮靖晟也无任何怀疑。

    如今朝廷里,唯有此人与昭仁帝才有这般能量。

    他们总不能怀疑昭仁帝通敌吧?

    等魏国公骂完后,阮靖晟才劝道:“国公爷,此事朝中之人与突厥人所图者大。如今他们败势明显,恐怕不会甘心空手而归。我们须得防备才行。”

    魏国公沉吟道:“小阮,你的意思是朝中会有人在此时作梗……”

    阮靖晟点头。

    魏国公道:“若是他们想在此时作梗,唯一的办法就是派监军来了。狗*娘养的,这是什么昏了头的规定,让一群太监和文官来监督我们打仗。那群文官和太监除了打小报告,还懂个屁!”

    这是大成帝国沿袭下来的策略,为的是防武官在边疆拥兵自大,不服中央管束。

    大周朝开国之初,这一政策因太影响战争效率被废止。在先帝末年党争时,又被大皇子三皇子翻了出来。

    当年西北侯被污通敌谋逆,证据便是由监军的文官提供的。

    魏国公与阮靖晟怎么能不烦这些人。

    魏国公也知道骂了没用,沉着眉头道:“这件事必须立刻禀告圣上,让他心里也有个数。”

    阮靖晟应是。

    二人心里却都清楚。庞仲在文官中势大,门生故旧遍朝野,若没有确凿证据,想反对他并非易事。

    魏国公于是道:“让那个谁多费点心,看能不能找点证据回来。”

    阮靖晟应道:“是。”

    他们都知道这消息只怕在突厥不是秘密,呼延浩二之所以此时才说,也是为了自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