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们都走开,明明是我喜欢江姐姐更多一些。女神医无所不知,谁都比不上,就合该天下人的喜欢。我就不信咱们大周朝还有谁比得上女神医,也能认出这个东西来了。” “是啊,想到那个乡绅还把这东西当万年人参了,可真真是暴殄天物啊。万年人参只能一个人用,高产良种可是能造福全天下人的。” 只有她一个人能认出来吗?蒋明娇摇头一笑。 不。 大周还有一个人能认出它们——燕明珠。 早在听说燕明珠‘发明’火锅、手术时,她便隐约猜到燕明珠不属于这个时代,很可能是从后世过来的。 后世人士肯定认识红薯。 那藩商既能把红薯当万年人参般大肆贩卖,忽悠到江南一普通乡绅都能花一百两银子买一个,足以证明其在江南不罕见。 只是至今无人认得其真正效用而已。 同样去了一趟江南,她忙于救灾根本抽不出手。若是燕明珠能稍微细心踏实些,不只把眼睛望到天上去,心心念念地与她抢功劳,低下高贵头颅瞧一瞧民间,定然能够先认出来这东西。 发现价值堪比万金的高产粮种,养活大周数千万百姓,这将是一个不逊于救活江南十几万百姓的滔天大功。 这可是燕明珠的梦寐以求。 阴差阳错间这场大功轻飘飘地与她失之交臂,不知燕明珠知道这一事实后,会如何捶胸顿足后悔不跌。 “佃几个老农过来。”蒋明娇吩咐道,“我记得东城荒山脚下,还有我们买下的几十亩地,全部用来试种这些高产粮种。我要最终确定这些粮食要在大周的产量到底几何。” “是。”沈太医激动得难以复加,飞快转身去了。 “另外从现在开始,所有人一起整理自江南带回来的程仪,分门别类地放好。”蒋明娇声音沉稳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只要你们没见过的,不拘是什么都拿过来,给我认一认。” 众人齐声应是飞快散去,紧张有序地翻找起了小山似的程仪。 连年纪最大的徐总院判都拒绝他人帮忙,坚持要自己动手,一个一个认真地规整物件。 小半个中午的功夫,蒋明娇认出了一小袋玉米,一小篮子土豆,还有一根干枯的树苗。 ——金鸡纳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