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打听清楚市面上关于乌木的所有消息,并通过一合商行位于泉州的分行,确定确有十艘满载着乌木的南蛮藩国商船抵达,第一批乌木已开始售卖,且售价并不高昂,广受各大商行欢迎后,钱掌柜木然瘫坐榻上,久久未发出声音。 泉州分行还说——他们曾试图与商队队长商定,下一批乌木商船到达时间,新任商队队长一口答应,还未曾趁机涨价。 尽管他已知大周乌木暴涨到一斤百两。 泉州分行掌柜在信中书道:“比起老谋深算的前任商队队长,此任商队队长年方二十,要年轻憨厚且和气许多。” 钱掌柜表情木然地捧着信,满心荒凉与悲怆。 可不是憨厚么。 南蛮藩国发掘出两个乌木挖掘地,未来十年市场乌木供应量必将充足,这等能左右市价的重要消息,都不作任何隐瞒的,大喇喇地述之于口——这南蛮藩国商队队长,不仅是憨厚了,他根本不懂做生意! 可钱掌柜还能怎么办? 便是南蛮藩国商队队长不说出这一条消息,那十艘满载着乌木的商船,亦足够将京城乌木市场如火如荼的涨势,嗤地一下全然扑灭。 乌木价格注定暴跌。 “……乌木,现在卖出了多少?”在房间里枯坐半晌,无心饮食饮水,钱掌柜嘴皮已然干裂,“若降到六十两一斤还卖不出去,那就降到五十两,不,四十两一斤,再多让几个伙计吆喝两句……” 小厮低头不敢看钱掌柜眼睛,声音都打着颤:“掌、掌、掌柜的,没、没有人愿意买……” 没有人愿意买乌木了! 尤其在得知京城并不缺乌木后。乌木本身是一种奢侈品,常用来做小型摆件雕塑及寺庙神像祭品,需求量只面向少数贵族官僚,寻常百姓日常根本接触不到,价格虽昂贵需求量却不大。若非这一场乌木短缺,市面上根本不会有如此多乌木流通! 它,是因稀少才被炒热的。 当得知它的数量并不稀少后,市面需求量自然会趋于平稳。 价格,自然会下跌。 钱掌柜比谁都明摆这道理。他之所以问出这一句话,亦不过是求那万分之一的侥幸。 如今,侥幸破灭了。 他站起身时因神情恍惚,趔趄两下险些摔倒。伙计欲要扶他,却被他挣开了。钱掌柜忽然想到什么,表情狰狞到可怖。 “找曾百!” 他死命地攥着伙计的手,手背青筋已根根暴起,“这批乌木原本是应该属于他的,我当初既然强行能买回来,现在自然能怎么原样卖回去。我可以将价格稍微压低一些,六十两银子一斤,不五十两银子一斤。对,五十两银子一斤,我求陈王让人把东西卖给曾百……” 伙计小心提醒道:“掌柜的,您当时和曾少爷签订字据的。无论乌木价格如何浮动,这笔买卖已然是落字契成,钱货两清了。” 钱掌柜才想起那一张字据,电光火石间想通了前因后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