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陆德明刚看完,惊讶得瞪大了双眼,做梦也想不到,李忆安的胆子如此之大,随后他马上去找于志宁商议怎么办。 于志宁同样被惊到,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评论,看着那书信好久,道:“这怕是陛下借用李忆安之手,在杭州先做出来试一试,我听闻在朝中有一个先试点,后推广的方法,杭州怕是陛下的试点。” 如果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允许,李忆安就算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做出这种事情来。 这几乎是他们对这个事件的共识。 “哪怕是陛下的旨意,也不能任其实行下去,你我都是世家的人,这是要从我们世家身上割肉!” 陆德明说道。 “没错,要反对,但也不能反对陛下,只能反对李忆安。” 于志宁沉吟了好一会,续道:“马上把那些世家的官员请来,我们要把这个消息传出去。” 现在是开始科举取士,但世家的官员,在朝中还是占据大部分,都在重要的位置上面,哪怕是李世民以前捉了不少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捉了。 “我这就让人去邀请,还有各个世家!” 陆德明郑重地说道。 他们觉得,很快朝中又有大事要发生。 只要和李忆安相关的事情,最后都会变成大事。 与此同时。 虞世南让人送回来的书信,也到长安,落在李世民案面上。 李世民看完便赞叹道:“先生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李忆安不仅治水有功,为朝廷省下一笔赈灾的开支,还将杭州的世家,压得服服帖帖,增加税收,推广新税法和土地制度的试点。 这些全部是李世民想要的结果。 “二郎,先生这样做,只怕会遭到天下世家反对!” 长孙无垢也看到那书信,微微地皱起眉头:“哪怕是我的兄长,也会站出来反对,房公、杜公他们,应该不会站在陛下和先生这边。” “是啊!” 李世民点头道:“先生是做的漂亮,但从明天开始,朕的烦恼也来了!” 虞世南的书信都回来了,他可以猜测杜正伦的书信,肯定也送到长安。 虽然只是在杭州推行,但难以保证,不会传到其他地方,这已经是威胁到他们的利益问题。 李世民有预感,明天的朝堂上,一定会有很多人反对先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