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节 改头换面-《巡狩江山》


    第(3/3)页

    段琅一怔,没想到德隆会这样安排,“陛下,我去恐怕不合适。并非段琅害怕,只是我与那孙刚曾经有过过节。我去劝说,说不定会适得其反。”

    宏亲王接口说道,“段琅,这件事恐怕非你莫属。要知道当今天下,除了德隆陛下之外,你的保证和承若最能让人信服。如果换了其他人,恐怕不够这个份量。”

    宏亲王这么一说,段琅也不禁有些挠头。京都槐大人的事情还没有眉目,他这一来一回又得六七天时间。正当段琅不知道该不该拒绝,就听着贺连加起身说道。

    “陛下,臣愿意陪同段将军一同前往。那孙刚与臣还算有些交情,虽说禺山关闹了点不快,但大家毕竟曾经同属北部大营之人。我去的话,相信孙刚多少会给点薄面。”

    “好!那就这么定了,由贺爱卿一同前往,正好暂时接管兵权。”德隆高兴的说道。

    段琅一看,只好无奈的点了点头,接下了这个差事。毕竟德隆刚登基,他强硬的反对也有抗旨不尊之嫌。

    德隆与众人连夜商议,暂时定下了几位重要大臣的人选。贺连加辅朕有功,当仁不让的接管了兵部。吴光照更是扬眉吐气,接替于禁成为相国之职。褚宝雄的礼部侍郎之位,则由樊城接掌。至于西部众将的赫赫战功,经过商议暂时未定下来,准备等段琅回来之后再议。

    直到深夜,段琅才走出皇宫。正当段琅迷茫着不知道该去哪里,却发现周龙在宫外一直等着他。原来明月等人都去了天师殿,专门让周龙来接段琅的。毕竟周广记的府宅是影者的聚集地,段琅也不便公开的去入住。

    天师殿内,段琅看着张如明,奇怪的问道,“你怎么没去宫里议事?怎么,不会是德隆没有让你参加吧。”

    “他敢,老子这两日没睡好,才懒得去管他们那些屁事。怎么样,德隆对咱们历都城众将有什么封赏?”张如明半靠在禅榻上问道。

    段琅看了看周广记明月等人,把他要去说服孙刚的事情说了一遍。段琅本以为明月会吃惊或者反对,没想到明月却很镇定的说道。

    “其实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孙刚或许不相信德隆,但肯定相信你的承诺。只要你敢担保他释去兵权之后,依然会得以重用,孙刚绝不会为难你。倒是南部战区的闫发成,恐怕有些难度。”

    “明月,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周广记不放心的问道。

    “放心吧,孙刚要是有这个胆量,就不会按兵不动了。如果他死心塌地投靠于禁,直接带兵进京岂不是功劳更大。德章和于禁,最起码会给他一个大营主帅的位置。孙刚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想两不得罪。只需给他一个台阶,自会交出兵权。”

    澹台明月一分析,段琅想想确实是这样,看来那个孙刚只想安稳的度过下半生,并不想把身家性命压在未知的结局之上。看来,他这一步还真走对了。

    惊险的一天落下帷幕,段琅的京都之行终于把德隆扶上了皇位。就在众人拖着疲惫的身躯沉睡之时,京都西北一处不起眼的院落之内,一群人正在紧张的商议。

    这里是侦辩司一处极为机密的密牢,侦辩司大殿之内有一个秘密通道。正是这个通道,躲过了阿朱的追踪。槐大人带着二百来名嫡系精锐,悄悄的躲到了这个密牢之处。

    房间内点着烛火,青巾遮面的槐大人,听着一名密探的详细汇报。此人对外身份是骁骑营标统,实际上是槐大人暗中培养的班底。

    得知了校场内的详细情况,槐大人微闭双目,千头万绪终于捋顺出来。归根结底还是那位段琅,他的出现破坏了整个大局。

    “此人崛起速度之快,出乎老夫的意料。此人不杀,终将会成为老夫的心头之患。传令下去,密切关注段琅的一切行踪。另外,其他人等先撤离京都,去墨兰府密营集结。从今之后,所有人等改头换面,咱们的听风阁正式运转。”

    槐大人早就开始秘密运作自己的情报机构,他用自己的嫡系接管了各地密衙。只需一声号令,密衙即刻成为听风阁密站。槐大人不想再为哪个主子尽忠,他要把听风阁建立成天下五国消息最灵通的机构。为了建立听风阁,他不惜投靠了于禁,从而得到了大笔的银两。

    京都已经不是他槐大人再驻留的地方,但离开之前,槐大人准备亲手斩杀了段琅。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的段琅不死,总有一天他会死在段琅的手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