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小市场-《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第(1/3)页

    如果流水线不停,采取三班制,一天可以生产出十六七辆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减去节假日,停电等意外,最低也有三百天的工作时间。

    五万辆可以保证。

    握草!想不到自己凭记忆搬运的这条生产线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    这确实有点儿出乎他的意料。

    他以为这条线一年能整出2万台就不错了,没想到事实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现在也算是万事俱备,就差生产许可了。

    四点多钟,所有企业的早班工人下班了。

    压力锅,拉杆箱,加上农用车厂的员工,六七百人的规模也算浩浩荡荡了。

    黄岭村这一片工厂门前的道边仿佛一个小集市,    每到工人下班,这里就会聚集不少从其他村子过来卖东西的家庭妇女,    有卖蔬菜的卖鸡鸭鹅蛋的,还有卖小吃的。

    这些卖土特产的都是外村来了,有的甚至是从二三十里外来的,基本都不是凤窝堡村人。

    这些土特产主要是被那些有家庭的员工购买了。

    有家庭的员工基本都是两口子在这里租房住,有些家庭还带着孩子。

    这些人当然不会像那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奶幌子那样,随便买些现成的填饱肚子就四下里疯。

    买那些现成的小吃虽然方便,但要多花很多钱,这对有家庭的人来说是不合算的。

    他们都是自己买一些便宜的土特产自己回家做饭吃。

    其中一大部分女光棍们也会买些蔬菜什么的回去自己做。

    但男光棍们就没这耐性了,大部分都是包子饺子馅饼什么逮着什么吃什么。

    那些卖小吃的就指着这些奶幌子活着呢。

    每到下班时,工厂门前聚集了这么多的商贩,这也有点儿碍事。

    崔婶是卖小吃的这些人里干的时间最长的人,已经在江宇借给她的小屋里干了三四个月了。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四个月,但是她的小吃部已经发展到有三个人的规模了。

    她从崔家村又雇来两个家庭妇女帮工。

    现在小吃部经营的东西已经从包子油饼炒饭,发展出了面条和油条菜汤。

    如果要求不高,还能拍个黄瓜,炒个小菜什么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