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凤窝堡杯篮球赛-《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第(1/3)页

    农用车的订单哗啦啦像下雨一样地飞来了。

    订单超过万辆。

    这回连江宇都弄不懂了。

    就说央视的广告和专题片起了一个消费引导倾向,那些日用品多买点放家搁着现在用不着可以以后再用,可这三轮车不种地买回去放着有啥用?

    为毛三轮车的订单也会增长这么多?

    理性消费还是应该呼吁一下的。

    这些订单来自北方各地区,冀省鲁省也占了不小的比例。

    冀省鲁省以前的订单还没全部完成,这又来了一批。

    这让威来农机的人倍感压力。

    好在就在这个时刻,行台金牛也开始试生产。

    从江宇收购金牛到金牛重新生产,前后一个月,这个速度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这主要得益于金牛原来的基础和威来成熟的技术,双方几乎实现了无缝对接,才会让这个奇迹发生。

    金牛厂生产的车依然使用金牛的字号,不过前面多了一个前缀:威来。

    这款车也就变成了威来金牛,虽然叫威来金牛,但这车和原来的金牛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完全是用威来的整车技术制造而成。

    除了发动机不是威来自己的。

    金牛没有自己的发动机,以前它都是用行台拖拉机厂的发动机,如果发动机出现短缺,十家庄还有发动机厂。

    威来虽然现在收购了金牛,但也不可能从东河运发动机过来,那样运输成本和在本地买发动机也没太大的区别。

    就运用它们原来使用的发动机厂生产的发动机。

    行台有个拖拉机厂,就生产这种单缸发动机,同时十家庄华北柴油机厂也生产单缸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的货源倒是不缺。

    正因为金牛新生产的农用三轮车全套采用了威来三轮车的技术,因此直接就开始生产,也无须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在经历了一个星期的试生产后就开始量产。

    九月一号正式投产,当天生产出的一百辆三轮车开始供应冀省和鲁省的客户需求。

    在行台准备量产三轮车的时候,江宇却在不务正业,正在组织篮球赛。

    首届凤窝堡杯篮球赛就要开幕了,江宇正在对参赛球队的名单发愁。

    竟然有六十三支球队报名参赛。

    单农机和无缝钢管厂就组建了二十支球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