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衰落的春秋小霸-《重生之吴霸春秋》


    第(3/3)页

    但郑昭公与高渠弥有私怨,在一次狩猎时,高渠弥射杀昭公。

    然高渠弥与祭仲不敢迎郑厉公复位,于是立公子亹为君,是为郑子亹。

    齐襄公会诸侯于首止,郑子亹去参加会盟,高渠弥相礼。

    结果齐襄公杀郑子亹,而后公子婴于陈被立为国君,是为郑子婴。

    不久,齐国攻郑,郑子婴被杀,郑厉公由边邑入郑,复位。

    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国势大不如前,而周边列强则纷纷而起。

    南方的楚国早已不尊周王室号令,求加爵位不成之后自立为王,并大肆兼并汉水诸姬,直接面对郑国。

    而北方的晋国,曲沃一族对晋国公室的斗争取得了绝对优势。

    齐国则实行了改革,齐桓公开始称霸。

    郑国位置处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且夹于大国之间。

    因此列强争霸,常把郑国作为战场。

    在对外政策中,郑时而亲楚,时而亲晋,但大多数时期亲楚。

    郑国自郑襄公开始,七穆轮流执政,掌控国家大权,而郑国国君则势力大衰。

    七穆执政时期,只有子产当国时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郑国得以取得喘息之机,国力稍稍有所恢复。

    但子产之后,郑国仍复如旧,国家已势不可为。

    这就是郑国的无奈之处!

    郑国不缺少贤能,只是苦于周边的邻居都是强国,都是大国,自身又地处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郑国的爵位并不是公爵,也不是侯爵,而是伯爵!

    这个时代,大国称公、侯,小国称伯、子、男。

    而吴、越、楚、徐、巴、蜀、义渠皆蛮夷之邦,故不用华夏之礼,自称王。

    文学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