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有大王之风范-《重生之吴霸春秋》


    第(3/3)页

    这种君臣之情,是外人所无法理解的。

    他们谁都不愿意在庆忌陷入危难的时刻,远离自己的君王。

    “伯噽?”

    庆忌看向历史上的那个卖国求荣的大奸臣伯噽。

    伯噽低着头道:“大王,臣,愿与大王同生共死!”

    “臣愿与大王同生共死!”

    就连伯噽都是这样,孙武和伍子胥更是不必赘言。

    哪怕是跟着庆忌赴死,他们都不会犹豫片刻。

    “唉!”

    庆忌长叹一声,不无欣慰的道:“卿等忠心于寡人,爱护寡人,寡人亦深知。”

    “然,当此时局,寡人若败于随地,死于随地,不但我吴国的一半精锐之师折损殆尽,就是尔等……”

    “你们是我吴国的忠臣良将,还有远在宛县抗战的范蠡。”

    “至少,让寡人为我吴国,为我后继之君,为我臣民多留下一个大贤!”

    这正是庆忌的良苦用心。

    在位十一年,庆忌为吴国招揽了大量的人才,这其中堪称是大贤之人,莫过于被他经常带在身边的孙武、伍子胥、伯噽和范蠡。

    当然,在吴国本土治国安邦的计然、文种、孔丘等人,也是难能可贵的贤才。

    有了这些人的辅左,只要后继之君不是一头蠢猪,并不刚愎自用,能听得进臣子劝谏的话,一定能保住吴国现有的国力。

    “抓阄决定吧。为公平起见,抽到去者离开,留者留下!”

    这个时候,庆忌也不想乾纲独断,逼着孙武、伍子胥和伯噽三个人当中的一个当“逃兵”。

    《青葫剑仙》

    因为庆忌知道,这会让他们的良心上过意不去。

    于是,庆忌拿着毛笔在纸张上写作,三张纸,都被写下一个字,然后揉成纸团。

    “孙武,你是大司马,你先来。”

    “诺!”

    孙武答应一声,旋即上前随手拿过一颗纸团。

    打开一看,上面赫然是一个“去”字!

    /90/90361/29775560.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