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断子绝孙-《明末汉之魂》


    第(2/3)页

    方正化何尝不知群情激愤,他才不在乎呢,他掌握一条原则,对皇帝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嫡系负责,他太监一个又不怕被人诅咒断子绝孙。

    把登州城里搜刮一空后,京营人马锦衣卫才撤出去城外驻扎,把这个烂摊子交给朱大典和一帮文官接管,捷报和请旨回京的奏疏已经在攻破登州的次日就由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师。

    估摸着皇帝的圣旨没几日就会下达,平叛军队各回原驻地在情理之中,只不过运气不好的将领会被调入山陕参与剿杀流寇。

    方正化分析刚刚立下大功的京营不会被远调,有一支能打且贴心的军队在京师驻扎,皇帝应该会觉得安心许多。

    通过登州平叛,证明了训练京营人马卓有成效,接下来怎么办?

    自然应该是再次选拔京营将士们加强训练,减少影子兵、样子货,增加敢战、能战之人。

    确实如此,其实崇祯皇帝从来都是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只不过他的眼力实在够呛。

    历史上从破格用一介布衣申甫为副将带着七千人马送死,到把一个从来没有带兵经验的翰林院庶吉士连升八级委以重任带领几万人马肉包子打狗,以及委以袁崇焕这个大忽悠相当于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权力等等。

    一桩桩、一件件充分说明崇祯肯用人、渴望得到人才,可惜他实在不是一个知人善用的英主,一句话,崇祯资质有限,他太平庸了,根本驾驭不了内忧外患的末代大明。

    现在有了被证明知兵的家奴方正化,崇祯一定会大用特用,天子亲军锦衣卫也会获得比历史上好太多的权力。

    孔有德断臂求生抛下一大半人马扬帆出海目标镇江堡,这一片海域东江镇人马无比熟悉,自认为到达目的地夺取立足点再联络后金争取到一个好的投降条件不在话下。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等得花儿都谢了的黄汉终于在二月十四日晌午得到了登莱叛军的船队出海的消息。

    有二十几艘“红旗军”哨船会一直尾随监视,不会跟丟这比较庞大的船队,知道事关重大,水营还有几艘新式战船在接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