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廉颇老矣”-《大汉第一侯》


    第(2/3)页

    这就是句注营的自信。

    “匈奴不会西逃,他们只会原路返回!这么大的功劳,望而不如也太可惜了吧?”

    “汝怎知匈奴人会原路返回?”苏意轻声笑着,“汝可知陛下征调了多少兵力?待包围圈形成,匈奴插翅难飞。”

    谌洛急的猛锤大腿,“三十万人也想拿下军臣?陛下与诸将未免太小看匈奴人了吧?”

    苏意听闻三十万三个字,耷拉褶皱的脸一下子黑了:“苏贤这小子竟然泄露我方兵力军情,当罚!”

    兵力多少是战争的绝密内容。

    整个雁门知道大汉兵力投入的也不过一手之数,如今被一个从匈奴来的俘虏轻而易举的说不兵力……

    哪怕泄露者是好大孙,也得罚!

    “大汉的兵力算不得秘密。子文兄没有在信中说明晚辈的计算方法吗?”谌洛挑了挑眉赶忙道:“老将军,陛下大规模调兵时可曾考虑到粮价波动?倘若匈奴有算术之道大才,轻而易举便可计算出我军兵力。”

    “算术之道能得出粮价?”苏意惊讶的张开了嘴,眼睛瞪得溜圆。

    “只要条件足够,别说是粮价,连每个重郡的守备人数也能算出来!”

    “汝能算吗?”

    谌洛浅笑:“君以为大汉兵力是怎么来的?”

    苏意深吸一口气。

    虽早有预料,震惊依旧不小。

    一个算术的人才,抵得上千军万马。

    当年韩信能打胜仗,还不是因为萧何在后方调度军需?

    这两年大农署一直在抱怨人手不够,自己是不是可以做个顺水人情?

    到时候雁门要物资也方便……

    苏意回过神来,对谌洛说道:“匈奴之地落后贫瘠,虽得中行说习得不少兵法,但那厮不懂算术,根本算不出我大汉兵力。”

    “哈,行,就依将军所言,晚辈换一个问题。敢问,为何这一路走来,这诺达的雁门关外没有商贾就算了,为何连个牧羊人都没有?”

    “战争将至,何须牧羊?”

    “此言从何而来?若是他人提议,那么把这人可以推出去斩首了。”谌洛冷笑,“我在匈奴待了三年,深知匈奴人的习性,虽为蛮夷,却不傻。一点人手不安排,岂不是在不打自招,将有战事?我若是军臣,必然调头撤退,避而不击。”

    苏意沉默片刻,冷静分析,蓦然,脸色逐渐难看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