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善念也能招灾(求月票)-《我在东厂当缝尸人那些年》


    第(2/3)页

    听到熟悉的金国语言,牛根元很是震惊。

    “叛国的下场就是诛九族,你的妻儿都得死,不过现在你有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那就是给大汗收集重要情报。”那人乃是金国安插在长安城的间客。

    牛根元想要杀了那人,但那人武功极高,只一招,就让他半晌都没缓过气来。

    “你杀了人,又叛了国,唯有如此,方能赎罪。”那人劝牛根元认清现实,也别想再逃离长安,如果还想让他的妻儿都活命的话。

    牛根元很纠结,也很害怕,最终还是选择了顺从。

    他是金人的事,绝对不能暴露,否则他们一家都会有杀身之祸。

    此后的日子里,牛根元经常出没酒肆茶楼,乃至青楼。

    但凡能打探到消息的地方,他都经常去。

    只要是宫里的风言风语,哪怕是再微小的事,他都如实上报。

    想要彻底赎清罪孽,还得拿出更重要的消息才行。

    一旦上头觉得还清了,就会放牛根元自由。

    牛根元想尽办法,都找不到有价值的情报,反而将自己是金国间客的事给暴露了。

    那是几个赌鬼,得知后,倒是没有报官,就是隔三差五跑来向他要银子。

    他是有点积蓄,但靠这点积蓄,肯定无法填饱赌鬼的肚子。

    赌鬼的肚子永远都是喂不饱的。

    牛根元被逼无奈,只得想个办法,将那几个赌鬼给杀了。

    就像在金国时所做的那样,做出杀人的决定很艰难,但若不这样做,自己就活不下去。

    牛根元买了好酒,在酒里下了砒霜,请那几个赌鬼来吃酒,并说他准备了大量银子,今晚可让他们赌个够。

    酒鬼们不防有诈,大口吃酒,很快全都倒在了地上,七窍流血,面目狰狞。

    牛根元逃回家中,越想越害怕,心想不能再这样下去,一定要逃离长安,到无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好好生活。

    谁知回到家中,看到妻儿都倒在血泊中。

    忽悠他变成金国间客的那家伙,就坐在椅子上,正在吃一根鸡腿。

    “你媳妇不错,很紧。”那人哈哈大笑。

    牛根元感觉天都塌了下来,只想将那人碎尸万段。

    他发疯般冲过去,却被一脚踢翻在地,口吐鲜血。

    那人站起身,狞笑道:“放心,我是先杀了她,顺便享用一下,她并不知情。”

    狞笑声宛如支支利箭,全都射进了牛根元的心。

    牛根元挣扎着站起,来到旁侧拿起一把剪刀,再度冲向那人。

    那人侧身避开,绕到牛根元身后,轰然一拳砸在牛根元的后背上。

    这一拳,竟是直接洞穿了牛根元的身体。

    牛根元很害怕,剔骨的寒意袭来,让他的身躯颤抖得厉害。

    砰。

    又一拳从他的胸前正中砸出。

    牛根元感觉再也没有力气能够支撑这沉重的身躯。

    第三拳砸出来时,牛根元软倒在地。

    但他并没有死掉,看到那人扛起妻儿的尸体离去,急得想要大喊大叫,喉头却是发不出任何声音。

    那人很快回来,扛起牛根元的尸体,来到外面,直接丢到了大街上。

    牛根元在街上躺了很久,方才断气。

    阳九将牛根元的尸体放进寒玉棺,合上棺盖,到旁侧洗把手,便走向下一间房。

    【缝尸一百五十三具,奖励宿主衰神附体。】

    说实话,牛根元也够倒霉的,要是不被那个真正的金国细作发现,他本可在长安一直过上好日子,直到寿终正寝。

    来到隔壁的玄字十四号房,寒玉棺中躺着一具老妪尸体。

    看这老妪的年纪,起码得有八十岁。

    这年头能活到这个年纪,算得上是高寿了。

    老妪的心口插着一把剪刀,面部扭曲,死得很痛苦。

    能对这老妪下手的人,心肠也是够歹毒的。

    不过看事也不能这么片面,万一这老妪是个非常邪恶的魔鬼呢。

    缝尸记录上显示有两个缝尸人都是非正常死亡。

    非正常的意思是不知道死因。

    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那两个缝尸人香燃尽前,并未缝好尸体,故而才会离奇死亡。

    至于香燃尽前,若尸体没被缝好,缝尸人就会死亡,之中的原因朝廷到现在还没弄清楚。

    只因没能亲自经历过,故而很难知晓。

    而那些有过亲身经历的人,又全都死了。

    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阳九点上香,打开棺盖,笑着说道:“老人家,你看你一直躺在这里,孤零零的,还是别闹幺蛾子,老老实实让我将你的尸体缝好,这样你就能入土为安,佑护子孙后代……”

    “那种不孝子,让我死了还要佑护?”老妪的灵魂猛地从尸身里翻身坐起,怒视着阳九。

    阳九愣了愣,问道:“所以这剪刀,是你儿子捅的?”

    老妪更加懵逼。

    此前她对那两个缝尸人抱怨过,可他们都不爱搭理,就想将她心口的剪刀拔掉。

    这可是证据,随便拔掉,官老爷还怎么替她做主?

    但没想到,阳九竟能听到她的话。

    “不是儿子,是儿媳……”老妪轻叹。

    阳九很是同情,笑道:“我先给您缝尸,缝好后,我就带您去找他们算账。”

    “真的?”无论过去多少岁月,老妪就是咽不下心头的这口气。

    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错,为什么会在一只脚踏进棺材时遭遇这种苦痛?

    说好的善有善报呢?

    阳九给出肯定的回答。

    老妪低头想了片刻,最终说道:“好吧,那我就不拦着了,你缝吧,心头插着一把剪刀,总感觉怪怪的。”

    老妪倒是试着拔了好几次,心口的剪刀始终存在。

    不将肉身上的剪刀拔掉,那插在灵魂心口的剪刀,就拔不掉。

    阳九一把拔掉剪刀,听到老妪痛苦地叫了一声,急忙道歉道:“不好意思,下次我轻点。”

    “没有下次了。”老妪可不希望下辈子还会落得这般下场。

    没有老妪的阻扰,缝尸非常顺利。

    《生死簿》随即出现,开始记录这老妪的生平。

    老妪名叫李云菊,生在富贵人家,哪怕后来家道中落,她也没过过苦日子。

    嫁人后,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就再也没有怀过孕。

    丈夫倒是又纳了小妾,那小妾倒也争气,接连生了好几个儿女,彻底掳走了丈夫的心。

    往后丈夫出了意外,身死后,那小妾带着家里所有的钱财跑路了。

    她生的那几个孩子,她一个都没带走。

    老妪心善,看着可怜的孩子们,不能不管。

    好在这些年她也攒下了一些钱,倒不至于让他们娘几个过苦日子。

    眼看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老妪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只要看到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容,所有的累都是甜蜜。

    孩子们长大后,也成了家,然后她又开始忙着帮他们带孩子。

    不管是亲孙子,还是外孙子,她都一视同仁。

    那些孩子都很孝顺,手头有闲钱,都会交给她保管。

    在李云菊的打理下,存下来的财富越来越多。

    然而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实则也是暗藏裂隙。

    李云菊的年龄越来越大,她照看大的孩子也逐渐变老,孙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开始成家立业,再看着重孙子在面前跑来跑去,李云菊的心头就跟吃了蜜似的。

    四世同堂,这种事在以前她想都不敢想。

    但当这种事真的发生,那种幸福感,真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脏兮兮的老太太。

    那老太太不过六十出头,但看着比快八十的李云菊还要苍老。

    李云菊一眼就认出了她,这老太太不就是当年卷财逃走的小妾吗?

    那时候李云菊很害怕,因为在那群孩子中,只有老大是她亲生的,剩下的娃都是这小妾生的。

    显然小妾往后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否则也不会衣衫褴褛地回来。

    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填饱肚子,她又怎会回到这个家来?

    这老太太走的时候,最大的孩子也不过六岁多,如今五十多年过去,肯定也不记得亲娘的模样。

    事实上,这些年,那几个孩子一直都当李云菊是他们的亲娘。

    李云菊本不想管,可看到小妾这般落魄,于心不忍,便给了她一些银子。

    那小妾离去后,没几天又来要钱。

    时间一久,李云菊知道刚开始就不该可怜这种人。

    即便家里有很多现银,可他们一家子仍然省吃俭用,正是有这样的好习惯,他们才能存下不少银子。

    可那小妾得到她的接济后,日子过得很奢侈,都开始穿金戴银。

    这样的无底洞,李云菊根本填不上。

    小妾再次来要钱时,李云菊选择了拒绝。

    小妾阴恻恻地说让李云菊别后悔,她的孩子,她会抢回去。

    李云菊不以为然,孩子是她从小拉扯大的,她在他们身上付出的心血,不是当年狠心抛弃他们的亲娘能比的。

    然而李云菊还是低估了血浓于水的力量。

    别的孩子倒都站在她这边,唯独那小妾生的大儿子,竟是想起了小妾就是他的亲娘。

    这畜生变脸变得极快,不但提出要分家,还要接亲娘一起生活。

    李云菊知道拦不住,也不该拦,索性就放他们一家去团聚,反正她都是快被埋进黄土的人,还去争这些做什么?

    但在分家产的时候,孩子们分歧很大。

    这个说他这些年挣的钱最多,那个说她挣的钱也不少。

    总而言之,就是每个人都想多分点银子。

    李云菊最后在分家时,将小妾这些日子拿走的银子,也算给了小妾生的老大。

    别的孩子都很赞同,毕竟银子是那家伙的亲娘花的。

    分家闹得很不愉快。

    分了家后,李云菊心头悬着的石头,也是落了地。

    没想到没过多久,小妾的大儿子就跑来跟她要钱,说是分给他的钱已经花完了。

    家都分了,还跑来要钱?

    李云菊一脸无奈,现在她手头哪还有钱啊。

    但那家伙不信,突然拿出一把剪刀,抵住自己的喉咙,只要李云菊不给他钱,他就自杀。

    这孩子毕竟是李云菊养大的,李云菊心一软,将她当年的嫁妆拿出一点给了他。

    结果这孩子跟他娘一个德性,隔三差五就来要钱,搞得李云菊都想自杀。

    有天晚上,那畜生又来要钱。

    这回李云菊是真的没有钱了,但那畜生不信啊,又拿出剪刀,故技重施。

    李云菊这回懒得管,直接往床上一躺,就想睡觉。

    那畜生眼看这一招行不通了,直接去拿李云菊的首饰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