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324】我有故人千山去,踏遍千山寻未还 “杭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和我在杭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唱歌的是一位少年,他抱着吉他,独立画舫上,清风徐来,吹得他发丝飘荡,也将他的声音送出好远好远。 那少年的面容似乎笼着蒙蒙水汽,不见真容,但那双眼却格外明亮,像两道光柱一般。 歌声甫歇,围观的听众痴了。 “好听!没有办法用语言形容的美。” “歌曲简单直白,声音婉转动听,极致的美。” “不知道为何,从这首歌曲里我感受到了一种我渴望的,简单的,幸福的生活。” “没错,这首歌里唱的便是我向往的生活。” “……” 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美妙的歌声感染了,忍不住开口赞叹。 施夷冰站在画舫上,望着唱歌的少年,鬼使神差地说道:“再来一首,好嘛?” 立刻,少年明亮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再来一首,你可否听我讲一个故事?” 施夷冰连忙点点头,她还是第一次这么大胆,小脸微微泛红。 少年微微拨动吉他的弦,淡淡地曲调和这清风、明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少年唱的是一首古词,是关于花灯节最著名的词曲《青玉案元夕》。 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传唱度很高,明面上好像是男子在花灯节莺莺燕燕中寻找着心上人。 其实,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 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