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平均到一辆单车上,能把成本提升4-5倍,甚至可能还会更高。 那如此计算的话。 一辆小黄车总成本就是近千元,小红车四倍那就是四千元。 张龙熊信等几人合伙的小熊单车公司虽然资金池有8千万,但这可不是只铺设魔都的一些大学就完事了,还要支撑去其它一线城市去运营,跨省跨地域支出还会更贵,哪都要花钱。 为了保留初始股权份额,不到关键阶段不会进行融资,这也是一开始熊信就筹集大量资金的原因,要不不做,要做的话那就以最快速度直接做大。 对此,与张龙不谋而同。 …… “4:1吧。” 单车设计团队场地,张龙熊信与设计组长碰头一些设计上问题。 尽管被否决了很多创意和优质材料,但设计组长没说多少什么,老板花钱听话照做就行,想太多没用。 熊信开公司是为了赚钱,可不是对单车有什么情怀,必须要精致。 艺术不艺术的,一边去。 所以在确定了小黄车小红车的最终整体设计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两种车的生产制造比例,而张龙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一所2万人的大学,大约500辆共享单车的利用率是最好的。 太少了不够,太多了浪费。 那小黄与小红的4:1比例也就出来了,对此熊信则是点头ok,不过负责统计推广的团队,后续会把调查报告递交上来,到时候也会做一个参考。 4:1,每500辆单车为一组也好计算统计,同比增加或递减也简单。 魔都大学数量大约60多所,大学生数量在75万以上,如果按照这个计算的话魔都就需要投放1.8万辆。 4:1计算,光小红车就得需要3600辆,4千元成本总支出1.5千万。 加上小黄车,近3千万! 不算不知道,一算光魔都就能花掉三分之一的资金,那全国? 当然,最开始只会先在魔都5所大学里进行试运行,后续也会一边在魔都其它大学扩散铺设运营的同时对外发展其它城市大学院校,一步步来。 总之一句话,8千万资金足够在魔都让小熊单车打下一个江山,然后其它城市也能提前占据不少先机。 从中期开始,8千万资金快要花完时就得进行融资了,亿打底! 几轮融资下来,超级膨胀。 …… “内存继续压缩。” 午后,张龙再次跟随熊信来到另一个场地,单车软件开发团队。 功能没有太多,app里也不会有什么广告之类的插入,单纯就是一个用来收押金以及扣费使用的软件。 与地图公司合作,打开软件就能在里面显示单车图标以及路线。 只是如今还是3g时代,智能手机的内存本身就不多,如果小熊单车app内存过大的话,会太占据空间。 所以继续压缩很有必要。 另外一点就是app的一些功能,充值与退款一定要流畅,且简单。 还有付费扣费什么的,要很直观就让人看懂,不能麻烦与捉瞎。 所以张龙在观看完开发设计后,便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和观点,软件开发组组长,认真倾听并记下。 熊信则是在一旁看的啧啧咂嘴,这个张龙好像什么都懂一些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