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尽得帝王之术的精髓-《大明小公爷》


    第(2/3)页

    让官员贪,然后拿捏住他们的把柄,官员就得乖乖听话,等放完粮,饥民恢复生产后,拿出几个替罪羊,杀了祭天,以平息民愤,彰显皇上圣明。

    饥民们得救了,官员们钱捞了,和珅拿住了官员把柄,皇帝得了名声,一举多得,大家各自欢喜。至于被推出来的倒霉蛋,大都是不按规矩办事、贪得无厌的人,这种人,谁都不喜欢。

    黄子澄、方孝孺应该和纪晓岚是一类人!李云睿判断。

    “尤其方孝孺那个蠢货,锐意复古,居然提出要恢复周礼,还要实行井田制!”李景隆一脸鄙视的说道,“皇帝上台后,才灭他十族,灭他百族都不足以解恨……”

    井田制,好熟悉的名词!李云睿听了之后的第一反应,接下去就想破口大骂一句“腐儒之见”!井田制,本质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如果朱允炆真敢这么做,不用朱棣出手,大明的地主们就能把朝廷给推翻。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方孝孺,居然能提出这种弱智的政见,看来朱允炆的败亡,不是没有道理。

    “腐儒治国,必将祸乱天下,非百姓家国之福。”李云睿骂道。

    “我儿,没想到你年纪小小,就有这般见识,呵呵……”李景隆听了李云睿的话,开怀地笑了起来。

    “那是,你也不看看你儿子是谁……”李云睿很嘚瑟的说道。

    “连你都有这般见识,更何况淮西的文臣武勋。大明的天子姓朱不错,但大明的天下,不是他一家一姓的,是淮西几十万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打下来的!”李景隆说道此处,情绪非常激动,挥舞着手臂,似乎想把这天撕扯开来。

    李景隆说的这一点,李云睿绝对能理解,历朝历代,起兵造反的人都是为了博一个前途,高官显爵、家缠万贯、与国同休,这些都是他们所求,否则谁愿意冒险干这活?打下天下来之后,大家共富贵,虽然皇帝会杀功臣,但留下的更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