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挖科举墙角-《大明小公爷》
第(2/3)页
好在大明银行现在的钱不多,李云睿就拿它当个试点,关于银行的运作,李云睿懂得也不多,但这并不妨碍李云睿办银行的决心。
十两相当于十石粮食,这个月俸相当于正六品官员的工资了,五两的薪俸是正九品的工资。一般落第的士子回乡之后,可以在当地的官府找一个吏员的工作,如果不算灰色收入的话,最多一个月也就是三两。
要知道,在明朝,皇帝钦点的状元,开局也只是从六品的翰林修撰;榜眼、探花是正七品的翰林编修;二甲赐进士出身的人,从七品,进六部观政,大多会留在京城,入职六部;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的人,正八品,入六部观政半年后,提上一到两级,出京任某地的知县。
李云睿想挖墙脚,尤其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至少在钱方面不能,不能亏待他们。
李桑海的喊声,引起了很多落第士子的注意,不屑者有之,更多的人是跃跃欲试。
下一次科举是三年之后,离家远的士子来回一趟就要半年,一路之上还得风餐露宿,舟车劳顿,万一出点事情,耽误了科考不说,还有可能丧命。
能在京城找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不仅解决了温饱和赶考时间的问题,还能空出很多时间来读书,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榜上有名的人,三五成群,顺便约上一两个名妓,去谈情,哦,谈天说地,交流人生去了;榜上无名的人,则开始讨论起接下去的打算。
放完毒的李云睿带着人跑回了曹国公府。
账房孙先生被喊到了李云睿的跟前。
“孙先生,明天,鹤鸣楼,这五个人你去见一下。这是大明银行五万两借贷的单据,每人一万两作为启动资金!”李云睿说着,将几张纸放到孙先生眼前,“按照我们之前讨论的,煤矿、石英矿和石灰矿一定要拿下来。另外两人一个开古玩字画店,一个开陶瓷作坊!动作一定要快,遇到困难,用银子开路。”
孙先生拿起单据,看了两眼,放进了手袖,说道,“世子,这么多钱,风险是不是有点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