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阅后即焚-《大明小公爷》
第(2/3)页
李云睿在江边送别梅殷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已经被锦衣卫的探子写成书面报告,递了上去,朱棣浏览了两眼,没有发现异样,就将奏折束之高阁。
话说梅殷等人上了宝船,沿长江顺流而下,出了长江口,在黑水洋(今天的黄海)掉头北上。
梅家三兄弟在船上整日无聊,便拿着李云睿给的《辽东生活手册》,仔细研究起来,引得前来“护送”梅家北上的锦衣卫也参与了进来。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是不是真的?”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和乌拉草,这乌拉草是什么?”
“树林里的野生木耳、榛蘑、猴头菇,居然可以卖?”
“……”
一群人看着书,议论纷纷。
在宝船官厅休息的梅殷,听着外面的声音,从官厅里走了出来。
梅殷乘坐的这艘宝船,乃是大明最大号的福船,长四十余丈,宽十七八丈,从下到上一共分了8层,最底层是压舱石;上面的两层是用来存放物资、运输货物的,是整个航行的“补给中枢”;再上面一层是士兵和底层下级官员住的地方;这四层是在甲板之下。
甲板之上,船头有前舱1层,主要是船上水手生活、工作的地方。宝船船尾设有舵楼,共有四层:一楼是舵工的操作间和医官的医务室;二楼叫官厅,是中高级官员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三楼是一个神堂,用来供奉妈祖诸神,并有4个阴阳官专门管理;舵楼最上面则是指挥、气象观测、信号联络等场地。
梅殷见梅顺昌等人聊得火热,就很好奇,然后从官厅沿着楼梯,下到了甲板。
梅顺昌等人一看到梅殷来了,赶紧起来,给梅殷见礼。
船上的锦衣卫,哪怕知道梅殷不受皇帝待见,该有的礼节还要有,毕竟梅殷身后还有个长公主,那可是皇帝同父同母的亲妹妹。
“顺昌,你们在这里吵吵闹闹,做什么呢?”梅殷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免礼。
“父亲,我们在研究云睿给的《辽东生活手册》,里面有好多新鲜的东西……”梅顺昌赶紧回道。
“哦,这小子没去过辽东,能写出什么新鲜东西来?”梅殷听了之后,眼中露出一丝精光。
“这本书里写了辽东的各种土特产、吃食,还有如何渡过寒冷的冬天,如何建地暖,如何盘火炕、挖地窖、做冰车……”梅顺昌开始嘚啵嘚的给梅殷介绍起来。
“哦,居然如此新奇,将书拿来,我看看!”梅殷听了之后,笑了笑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