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我需要铜,大量的铜-《大明小公爷》


    第(2/3)页

    建文帝上台之后,以“甘、肃兵变不常”,局面复杂、难以控制,加上甘州寒冷多风沙为由,下旨肃王朱楧內迁,派曹国公李景隆千万兰县,给肃王府选择府址。

    李景隆到达兰县后,仔细考察了兰县县城的布局,将肃王府的位置定在了元朝兰州州署衙门所在地,并以此为主轴向四方扩展,改成了肃王的藩府。为此,还把兰县的县署衙门向西南移了一百五十步,以示尊崇之意。

    听完李景隆的介绍,李云睿点了点头,这渊源可真够深的。

    看着李云睿父子两人的对话,朱楧有些郁闷,铺垫了一个多时辰,跟李景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地套交情,好不容易把话题引到了穷上,准备再说几句,然后请李云睿帮忙把把脉,让李云睿给自己指条发财的道路,结果被李云睿这么一打断,话题彻底偏了。

    “兰州那嘎达可是个好地方啊!”就在朱楧思索如何调整话题的时候,李云睿开口说话了!

    朱楧听了这话,眼中一亮,说道,“云睿,这话怎么说?”

    “我听说兰州有很多铁、铜、铅、金、银矿,往北有个地方好像叫白银,那里的铜矿,据说产量大到没边,多到没朋友。”李云睿手摸着下巴,开始回忆起来,“至于说兰州的气候,虽然干燥,但种小麦、永乐薯和玉米这些作物,绝对是高产!”

    “你说的是会宁县的白银厂吗?”朱楧听了李云睿的话,皱了皱眉头,觉得李云睿有些夸大其词。

    “白银厂?”李云睿看了看朱楧,有些不解的问道。

    原来洪武年间,朝廷在会宁县(今白银市)的凤凰山、火焰山和铜厂沟专设了办矿机构“白银厂”,在松山之南,设立矿炉20余座,采矿点30余处,采矿人员上千人,来采集白银,据说白银厂“日出斗金,集销金城”,今天的白银市,就是由此而来。

    “白银不是出铜吗?为什么会在哪里冶炼白银?”李云睿有些好奇的问道。在李云睿的记忆中,虽然白银市叫白银,但妥妥的是铜城。

    “也有铜,但成本太高……”朱楧听了李云睿的话,苦笑了一下,说道。

    李云睿一听这话,瞬间明白了。在大明,铜的主要作用是做铜钱和乐器、礼器及日用杂器,白银远离中原地区,如果在白银冶炼铜,光运输就成本就能让铜的价格突破天际。而同样质量的白银,却是铜的千倍价格,就会划算很多。

    “表叔爷,有没有想过炼铜?”思考了一会儿,李云睿开口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