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典韦亦是愤怒不已,但还是根据现场打斗的痕迹判断出了杨帆的踪迹,只见他皱眉说道:“主公应该是掉河中了。” 许褚闻言一惊,连忙说道:“那我们还不赶紧沿着河流去找,这么冷的天,若主公有个万一,那还得了?” 随后典韦等人连忙召集人手,沿着河流一路向南而去。 次日凌晨,卢氏县境内,一艘小船慢悠悠的行驶在尹水河上。船上有一对祖孙与中毒昏迷的杨帆。 “爷爷,这位大哥哥是什么人啊?怎么叫都叫不醒。”孙儿趴在杨帆身旁,好奇的问道。 “我也不知道。”老者撑着船篙,回道。 不多时,小船靠岸了,入眼便是一座村落。农村人身体一向都挺好,只见老者一把拉起杨帆背在背上后就朝村子里走去。 一路上,不时有村民与老者打着招呼。 “老王头,今儿怎么收工收得这么早?” “哟,老王头,你这打鱼还捞起一个人来?” 面对村民的招呼,老王头也是连连回应,说是自己在河中救起了一人。 待回到家中,老王头又唤孙儿去把村中唯一的行脚郎中李老头叫来。 这座村落不大,很快李老头就背着药箱进了王老头的家,待见到躺在床上的杨帆时,李老头却拉着王老头说道:“我说老王头,你真要救这个人?” 老王头闻言后却是憨厚的笑道:“毕竟是条人命,能救就救救吧。” 李老头却不这么想,只见他低声道:“你看他中的箭,那可是军中的特制弩箭。” 老王头却是不以为然,说道:“那有什么?黄巾之乱后,那些强人谁没有几把军弩?” 李老头一愣,随即打开药箱,说道:“唉,就知道你心善。” 三日后,杨帆渐渐清醒过来。 “我…这是在哪?” 杨帆费力的睁开双眼,入眼却是一间土房,他自己则躺在一张破烂的木床上。 “大哥哥,你醒啦?” 这时一位孩童端着一碗汤药从门外而入,看见杨帆醒来后,惊喜的说道。 这孩童也就六七岁的模样,穿得破破烂烂,面黄肌瘦,想来是贫苦人家的孩子。 杨帆双手撑起身体,靠坐在土墙上,问道:“孩子,这是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