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高干与鞠义相处日久,皆熟悉对方的性格及处事方法,故而,对方的想法多多少少也能猜到一些。 鞠义身处险境,无旁他顾,竟忘了高干的性格,高干能在年纪轻轻就成为袁绍的左膀右臂,可见此人心思缜密,善于思考。 显然鞠义忘记了这一茬。 今日,月黑风高。 鞠义带着麾下的先登死士缓缓出了易县,朝西方而去。 鞠义以为他已经做得足够隐蔽了,但对于早有准备的高干来说,他的行踪一直在高干的监视之下。 易县西面十余里处,有一条河流从北至南再流向东方,正好把易县围了起来,此河唤做易水,从易县至高阳,唯有易桥可走。 易桥是座木桥,宽约两丈,长约六丈。本是易县南下的主要通道,如今却成了高干伏击的绝佳地点。 鞠义刚率军赶至易水河畔,心中却是没来由的咯噔了一下,一股不好的预感在其心间升腾。只见他连忙下令全军暂停前行,自己则独骑来到易水边,查看水势。 部将一脸不解,来到鞠义身旁问道:“将军,怎么不过河?” 鞠义皱眉道:“不知为何,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部将焦急劝道:“将军啊,此时哪是犹豫不决的时候,还是赶紧渡过易水,抓紧赶去中山国才是。” 鞠义虽心存疑惑,但也不知是哪里出了错,他在听了部将的劝说后,当下也就不再迟疑,连忙下令全军过桥。 然而,鞠义刚踏上易桥,一股刺鼻的气味随即钻入鼻腔,脚下也是湿滑一片,只待他躬身看去,顿时亡魂皆冒,透过那火把的亮光,他看到了易桥上铺满了厚厚的油脂等物,而此时,鞠义军才过去了一半。 就在这时,四周突然鼓声大作,杀声骤起。 鞠义连忙抬头看去,只见易桥东西两边不知从何处奔来了数千幽州军。此时鞠义正在易桥上,还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先登死士虽是精锐之师,然,初逢埋伏,士气也有所影响,只见他们慌慌张张的离开了易桥,在两头开始结起军阵,准备抵御幽州军的进攻。 这时,鞠义才知道自己漏了什么,暗道,他能想到突围,与他相处日久的高干又怎能想不到,此时落到进退两难之际,饶是鞠义心性强硬,作战勇敢,也难免失了方寸。 两军交战,最忌讳踌躇不定,而鞠义就是犯了这么一个大错,若是他合兵一处,向西或许能突出重围,往东也能退回城中。 只见高干大手一挥,一阵火箭就射向易桥,鞠义吓得朝四周大叫,道:“快退出易桥,快退出易桥。” 火箭一落,易桥随即燃起滔天大火,鞠义也在易桥燃烧之前退到了岸上,险之又险的避开了这致命一击。 ‘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