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秦淮茹正了正身子,随后侧首抬起自己的手让贾张氏看。 “街道上面给咱们家安排了一个零活的工位,我这一冬手上冻了五个疮,手疼不想说话。” “我说跟您来回倒替着去干,反正都是坐着的小灵活,费不着力气,别人家里都是两个人倒替着, 您就头疼。” “您头疼能不去干活,我手疼不想说话。” 她尝试和贾张氏谈过,这老妖婆打马虎眼,她那边也就忍着没说什么,她也没法要求一个婆婆去干什么。 这忍着不代表心里就舒服,这苦谁受着谁清楚, 零下十度多的水冰冷刺骨,这手在水里面清洗工件。 但凡贾张氏帮她去几天, 也不至于这手上生了冻疮, 后面裂着口子,化脓好多次一直好不了。 之前没人疼,没人管,没人体量,还刺挠她,这会儿她不想受这种气了。 秦淮茹从衣兜里面拿出一盒太阳膏药贴,然后从里面抽出一贴给自己的手上药。 可能是治冻疮的效果太好挣不了多少次的钱。 或者是挨冻的人不买。 这冻疮是不舒服,热了痒得很,冷了冻了疼,遇水会发脓,久久好不了,难受却算不得要命,买得起的人冻不着,买不起的人忍忍就过去了。 所以这太阳药膏哪怕很有名,也没有传下去。 这是易传宗给娄晓娥买的,天气变冷的那两天, 经常摸的虎爪上面长了一个小红疙瘩,他连忙去买药买手套, 最后药没用上,戴了两天手套好了,这虎爪上面就是得有毛。 刚才那会儿两人坐一块聊天,易传宗习惯性地拉着秦淮茹的手,看着秦淮茹的手和花姐姐以前的伤势差不多,他自然是心疼的,索性直接将太阳药膏拿了出来。 “你还买药了?你挣了多少钱,你就买药?这一盒怎么不得五毛的,秦淮茹,你疯了吗?” 贾张氏一见满满的一盒药就炸了,这干零工当然比不上工厂的里面的活挣钱多,最低学徒工十七块五,这临时工每天的额度干满了也就是一个月十块钱。 一天工资也才三毛多钱,一盒药就是一两天的工资,要说买一两贴她还能忍,里面也有十多贴,那得用多久? 这药膏类似创可贴大小的膏药,平常人用都是剪开来用, 一贴能分两三次使用,这边眼见着一贴已经都给贴上了,并且左手贴完贴右手,当真是用起来一点都不心疼。 “眼见着就过年了,干了两个多月的活,花几毛钱养好了,能过个舒坦的年,您这吃药也不少花钱。” 秦淮茹绵里藏针地回了一句。 将心比心,她没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贾张氏是婆婆,不是她孩子,为了孩子受难为不要紧,为了一个婆婆吃苦受罪那边也见不着好,何苦来哉。 坐在火炉跟前,秦淮茹仔仔细细地贴着,她能感觉到易传宗看着她手的时候很心疼,她当时开心极了。 易传宗的关心比药膏更让她开心,自己男人心疼她,就好像心口有颗小太阳,她当然要乖巧地呵护好自己。 其实有一件事她没说,要不然贾张氏更急眼,她兜里面有两盒太阳药膏。 易传宗去买药的时候,习惯性地去买两份,毕竟俩媳妇儿,这边冻了,那边指不定也是差不多,手套也是买了两个,结果两人都没有用药膏,带着手套过了两天就好了。 贾张氏被怼的哑口无言,她的病是病,别人的疼也是疼,秦淮茹自己挣的钱能花,她头疼啥也不干跟着花。 心气郁结,贾张氏只能用惯用地招式——撒泼,她口中顿时一声哀嚎,坐在床边后仰着身子开始拍大腿。 “好啊,秦淮茹,你今天发法工资呢,东旭在的时候也不交给你,这是你私藏的钱,你这是心里早就有事儿啊!这日子没法过啦!东旭啊!” 贾东旭为人本来就比较抠,挣的钱自然不会给秦淮茹管着,一直都是贾张氏拿着,毕竟这是他妈,拿着钱也不怕没了。 但,毕竟是两口子,贾东旭多少也给秦淮茹留一点,贾张氏也知道,这完全是找理由撒泼。 听着这般哭喊声,秦淮茹心里已经哀怨过很多次了,这三个月她被上的规矩可不少,她早就已经烦了。 不管贾张氏哭喊什么,她不咸不淡地说道:“您要是觉得这日子没法过我就回村里,反正您有那七百来块钱,省着点花也能活个十来年,是我们娘四个拖累你了。” “您稍微干点活就能干到退休的年龄,到时候也能当个五保户领点公家粮吃。人家后院聋老太太过得就挺好的,你可以提前去学习一下。” 同时她的心里补一句,‘您得心善舍得将房子给人住,那人得像传宗一样善良感恩有本事,还有一大爷这种老好人,这您才能过得舒服。’ “什么!你要回村子!” 贾张氏猛地从床上窜了起来,不敢置信地看着秦淮茹。 这城里面日子过得是苦了点,但是村子里面的生活只会更苦。 今年十个工分一毛五,大老爷们一天也才一毛五,一个月也就是四块五毛钱,工资比着城里平均工资差着三倍,就是干点零活都是村子里面大老爷们的两倍,能在城里生活,谁会想着回村子里面? “秦淮茹,你怎么就那么狠心啊!你回去,你让三个孩子怎么办?我可怜的棒梗啊!” 这会儿贾张氏已经怕了,三个孩子惨,她自然是更惨。 秦淮茹皱着眉头,看着贾张氏在那儿哭喊,她大声说道:“不是我想让三个孩子怎么办,是您想让三个孩子怎么办!我在外面干活挣钱,回来还得伺候着您,您半夜睡得踏实我晚上还得照顾着小槐花,就这样您还不满意,您让我怎么办?” “我是为了三个孩子才一直忍着,您要是看不惯我,那您就把我们赶回村里,我本来就是从村子里面出来的。穷人家就穷养,富人家就富养,饿死了算我们娘四个命不好,也不用在这城里活不出个人样,任劳任怨地低着头还得听您数落,就好像我不是人一样。” 这村子里面的进城是稍微难些,但那是不知道门路。 短短十多年,四九城的常住人口从三百多万提升了一倍,也就是说这十年里面四九城每年都有十多万人进城。 就像是住在这四合院,易传宗突然就过来了,进了厂子里面当了正式工,户口直接变成城市户口了。 还有很多的户口迁移的办法,在村子里面不知道门路,到了城里就变成茶语饭后的谈资。 这时候人多闲,在城里待得时间长了,聊得多了自然知道进城的办法,什么工作能做,怎么在城里活下去。 秦淮茹也不是真想带着孩子回村里,村子里面和城里的生活确实有差距,她不可能让孩子跟着她受苦。 但是,她现在也是真的不想再从贾张氏这边受气了,只要贾张氏别给她上规矩,她上班干活养着这么一个人也能接受,怎么也是喊了十年的妈了,关系不好归不好,忍了十年也是有感情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