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硁硁然小人哉-《大唐天运》
第(2/3)页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所以孟老夫子补充道,作为君子和大人,作为执掌权力的士大夫,只要认准了大义,就不必拘泥于那些小节。
张九龄看似大人,实则却被小人的道德标准所束缚,当然不是他一个人,当时的儒家弟子大都如此。
李林甫是真小人,反倒放得开,不为任何道德所约束,他认准了皇帝就是大义。
高莽可不愿意把自己至于儒家弟子那样的道德困境里,适者生存,皇帝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大义所在,还是正义所在。
高莽还要向高力士同志学习,不是学高力士的身残志坚,而是高力士的八面玲珑。
高力士多年恩宠不减,上到朝廷宰相,下到黎民百姓,不管是新兴的文人势力还是传统的门阀势力,大家偏偏对他印象还都不错,谁都买他的账,这个就很厉害了。
非黑即白那是愣头青才有的观点,政治也绝对不能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因为它就是一个利益交换的游戏。
高莽觉得自己三观差不多就是如此,不管正不正,还是那句话,先活下去再说。
嗯,高莽有机会还要向安禄山同志学习,前提是他俩谁也弄不死谁的情况下。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朝会实录上提到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在这次大胜契丹之后,很快就会遭遇一场大败,到时候他会把麾下的安禄山当做替罪羊,押送到洛阳交给皇帝发落,这倒是个好机会。
可惜那时候皇帝已经很厌烦张九龄了,否则听从张九龄的话,直接把安禄山一刀咔嚓了,可能也没有后面那么多事了。
当然,历史有他自然的走向和惯性,杀了一个安禄山,谁也保不准再跳出来一个安禄水。
但不管怎样,这样一个祸害,能杀最好先杀了再说。
高莽坐在书桌旁,抱着不能辜负师姐心血的想法一目十行扫荡着资料,一边自己瞎琢磨,临近正午已经看完了一大半。
午餐之后借着消食,高莽在偌大的安国观转悠起来。
政平坊中最大的建筑就是安国观,比之东边相连的国子监规模还要大。这里曾是太平公主的府邸,占据半坊之地,开元以来,玉真公主大兴土木几经扩建,将安国观打造成洛阳城最大的女道观,没有之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