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6、以太网、hssb、rs-232等现场加工用的局域网。 这个通讯协议,就是机床内部的信息交换方式,类似于人体内部的神经是依靠酶来传递信息的。 这就是王洛无可奈何的原因,空有金手指的超级加工能力,但是这个系统问题是个最大的难点。 现在早期的芯片不能量产,只能人工徒手制造,真不知道其他穿越的大神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本来王洛想一步到位,直接跳过第二代,采用了晶体管原件和印刷电路板的数控机床和体积小,功率消耗少,且可靠性比较好的第三代集成电路数控机床,直接进入有小型计算机控制的第四代数控机床,现在只能是空想了。 还是老老实实的研发,搞定第三代机床吧,没学会走,就想跑是要不得的。 王洛致电了魔都的元件五厂,他们厂在1965年就能制造出双极型ttl电路产品,这种产品代表着我国集成电路的诞生,现在三年过去了,不知道发展如何。 如果他们无法提供所需要的电路板,王洛只能让计算机研发小组的大手子们徒手解决了,毕竟能徒手造出计算机的人还解决不了电路板吗? 元件五厂回电很快,短短几个小时就发过电报来了,集成电路板没问题,只要需要,打个申请,他们就可以优先供应王洛,毕竟他们产量有限,只能小规模生产,还要供应国家的大型计算机项目。 王洛只好又求爷爷告奶奶的,把电报打给五机部,希望能给协调一下。 当五机部的领导收到王洛的来电后,很重视,知道他在带领着一帮人打算发展数控机床制造,连忙召集了机床厂,科研所等人员开了一次会。 “远在滇省213厂的王洛发过来电报,针对当前一些重要项目的机加工精度困难问题,打算研发数控机床,直接跳过国际上所谓的第二代数控,上马第三代,大家有什么建议嘛,有好的建议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一下。”领导看着坐在下面的众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