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工程兵-《四合院之大佬人生》


    第(2/3)页

    特别是到一些偏僻的山区搞水利铁路挖矿等大型工程,需要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

    但是技术人员和工人不是说动就动的,户口问题,家属问题,生活问题等等非常麻烦......

    于是有人提出了不妨组建一支部队,这样就解决了劳动力问题和调动问题。该部队经济上自负盈亏,国家不用投资。而且便于调动。

    1966年2月2日,国家针对基本建设施工队伍人员老化,跨区调动难的问题开始提出了工改兵的建议。

    第一批组建的共5个支队(师),下属36个大队,技术人员由国家企业中抽调。

    例如基建工程兵3支队就负责本溪钢铁厂的建设和生产,6支队和7支队就在京城负责地铁的修建,27支队负责寻找铀矿......

    诸如开发深市,重建唐山,确保大庆油田生产,水文地质普查,包括修青藏公路的都是基建工程兵,对我们我们的发展建设居功至伟。

    那是一个艰难困苦而又激情燃烧的时代,在这些建设活动中,这支部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付出了惊人的牺牲,当年的物质条件匮乏,工作环境恶劣,技术条件不足等等因素导致了无数战士在千山万水的开发中为祖国和人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仅以川藏公路的修建为例,共耗时四年零八个月,以平均每公里牺牲超过一人的巨大代价完成了这个伟业。

    如果大家今天行进在去康定的二郎山公路边,你仍会不时就能看见公路边为建设这条天堑而牺牲的战士的墓碑。

    说个例子,hw公司的老总任总就是从这支部队中出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