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老臣拜见陛下——”尉缭深深一躬,一身布衣,就像是一个邻家老伯。 “国尉,你也去么?”看到一身平民衣服打扮的尉缭,胡亥顿感惊讶。 尉缭点了点头,对着胡亥深深一躬:“先辈曾留下老话——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刹那之间,胡亥眼眶湿了。这一刻,他有一丝的感动了。大秦帝国的群臣若都是尉缭如此,巍巍大秦又何至于沦落到这一步。 胡亥默默无声,良久之后一摆手,声音暗哑地说了一句:“国尉,走!” 当胡亥一行人走出咸阳宫的时候,雄鸡打鸣,高高耸立的咸阳城箭楼上,出现了一丝微弱的光芒。 …… “陛下,如今咸阳城中国人躁动正盛,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化解,恐怕将会对民心产生巨大的冲击!”走了一段路,尉缭幽幽一叹。 “朕派遣左相,安抚国人。等到天大亮,应该会有效果!”胡亥心头有一丝不确定。 他清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件事本来就难做,不能动用武力强行解决,必须要用口舌化解。 …… 不知不觉间,胡亥一行人走到了诏书张贴的墙壁附近。 …… 这时,一道高亢的声音传来:“陛下诏书到——” 只见左相子婴带着三名文吏,四名甲士,大步赳赳而来。早已经有了经验的咸阳国人,嚷嚷着,抱怨着向着子婴围拢。 子婴神色凝重,一摆手命令文吏:“张挂起来,挂高点——” “是!”三名文吏站在大石上,将写在羊皮上的诏书高高挂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