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但是具体如何洛绒拉姆自己也不知道,她只感觉一切都是做梦一样。 洛绒拉姆,21岁,生长于藏省林芝下辖江达卡贡的一个名为‘亚其村’的小山村。 本来的话,如果不出意外,她将会是如同万千走出山沟的山村孩子一样平凡的存在。 或许在她生长的地方,她很优秀, 但是一旦去往大城市,她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很平凡的人不说了。 尤其是对于洛绒拉姆这种生长在偏远地区的女孩儿。 谁也不知道,洛绒拉姆在通往函京的这条路一路走来,到底受了多少苦。 她的父母,又或者她的家庭, 其实并不如同他人想象的那般开明。 她的父母之所以不管她,宁愿出去打工,让她在家乡上着条件最艰苦的希望学校, 原因也仅仅是因为她是女孩儿罢了。 在她父母的眼里,她只是一个女孩儿,是迟早要嫁出去的,所以根本不用上学,至于接到城里去上学,那就更天方夜谭了。 女孩儿嘛,安安分分的,学点女红和相夫教子的功夫,学好家务和管家,本分的嫁个不错的人家,就可以了。 甚至可以用彩礼补贴一下不富裕的家庭。 这是洛绒拉姆一生下来,父母早期的想法。 其实她的父母一直都不赞同她去学校,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是浪费钱的。 不过好在的是, 家乡的希望学校是免费的,什么都是免费的,并不用钱。 所以洛绒拉姆还有机会能够坚持着进行自己的学业。 可是直到她的弟弟出生了之后, 一切都变了..... 原因自然是她出生之后,父母对于生了个女孩儿表示极其不满意,便一直都有尝试再生一个男丁。 所幸最后成功了,在洛绒拉姆十岁的那年,弟弟嘉措诞生了。 洛绒拉姆逐渐感觉自己成为了家中的一个边缘人。 父母在每年斯登诺节回家的时候,无数次对洛绒拉姆提起过,让她不要去上学了,赶紧回家帮家里放牛,然后挖点药材,做点手工艺品,拿去卖掉。 然后攒下的钱可以供弟弟上学。 这让洛绒拉姆第一次感受到了极度不平衡的感觉。 但是她还是照做了。 他那时候还小,对于如天如地一般的父母,她没想过反抗,也不敢反抗,因为家庭灌输的观念就是,父母给了她生命,那就是怼他最大的恩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