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疆注册在港岛,但生产代工企业是在国内。 他们最优秀的同样是软件系统,假如没有他们积累十年的各种技术,大疆和普通的无人机企业也差不多。 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用大疆的无人机体验会比别的更好,拍摄镜头更加稳定,控制更轻松。 有关部门的人以前不知道有没有大疆的技术。 他们这次就是准备打包购买陆晓掌握的所有技术资料,杨蓉先多方确认对方的身份,最后才拉着儿子进房间小声说道:“儿子这个技术就卖给他们吧,他们说商用不会管,对大疆那边没什么影响。” 至于大疆内部的技术保密,估计有关部门也有安排不用陆晓操心。 其实无人机分了很多种,有的是悬挂四个螺旋桨的,有的是和战斗机一样的也有几米长,还能挂载武器。 这次找上门的是蓉飞集团旗下无人机生产企业,好像无人机代号叫翼龙。 无人机装的还是100马力的活塞发动机,根本不是大疆那样的电动发动机。 陆晓穿越过来,一直有个强国梦,自然不会拒绝蓉飞集团购买技术。 “妈技术出售没问题,但要他们保密,不然影响大疆那边谈判,我估计他们最看重的还是人脸识别算法还有数据压缩这些技术,价格就随意了。”陆晓说道。 杨蓉点头表示明白,重新和有关部门的人商谈。 最后陆晓还买一赠一,把大疆的核心技术全都打包给了蓉飞旗下公司。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他又获得一个顾问身份,每个月还能拿5万工资。 条件是必要时,陆晓需要帮助无人战斗机升级技术,解决一些问题。 这次和上次科院旗下实验室的编外顾问完全不同,竟然发了衣服! 陆晓不需要去当b,现在已经属于j工体系的人。 相当于多了一层保护,陆晓自然不会拒绝。 有关部门的人还询问陆晓要不要读军校,陆晓自然表示不需要。 获得特殊身份可以,但让陆晓全身心投入进去,那就不行了。 对陆晓这种特殊天赋的人,有关部门的人很宽容,没有强行要求陆晓做什么。 最终价格只有1000万,但这不是用在民用设备上,陆晓便把全套技术都转交给了对方专家。 与此同时,陈晴施压终于见效。 大疆顶不住压力,愿意现金加股份获得陆晓掌握的技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