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推开凳子,一月进了房间,随后拿出来一本破旧的笔记本。 这上面,是葛有小时候记账的小本本,在她大学以后就没有用了,这原本只是记原主自己拿了多少钱怎么花了的,但是有系统,将葛夏的添加上去并做出长时间的笔记,不是什么难事。 打开小本本,一月开口直接读。 小学时,米爸给了多少钱,米小宁买了什么,买菜买了什么,她每天拿了多少。 高中时,米小宁也长大了,不需要整天带着,她要上学了,就是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葛夏工作挣了多少。 大学,就变成了,米爸给了多少,她自己做兼职挣了多少,葛夏做手工挣了多少。 说起大学,葛夏只交了一年的学费,其余的,大多都是学校的奖学金还有一些零零碎碎葛夏凑的。 葛夏从来不提自己受的委屈,只希望葛有记米爸的恩,可人家呢?只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对了,除了这上面记的这些帐。 额外被一月添加上去的,还有米小宁在什么时间段,闹腾要买的玩具和零食等小物品,这些东西的价格,对于当初的家庭情况,多多少少也是一顿饭菜的钱吧? 读完,一月直接把手中的小本本啪的一下拍在桌上。 “这些东西,你大可以说我这个人呢,记得账作不得数,但是,我想你给了多少钱,能做多少事情,从来都是清楚的对吧?” “我大概也明白你这种人的心理,无非就是觉得,家里都是你花钱,我妈也应该做些贡献。” “是的,我妈做了贡献,也给米小宁做了,那么,轻问,对她的女儿,我,你做了什么贡献?足够相互抵消了吗?” “另外,我妈把米小宁从一个刚会咿咿呀呀的孩子,拉扯长这么大,她却从来没有喊过一声妈,要说白眼狼,形容她最合适不过了。” “在她心里,我妈就应该跟保姆差不多对吧?” “哦对,说错了,在你们父女心里差不多。” 米爸从来不知道,屁大一点儿的孩子,还会做这些账本。 要说给了多少钱,怎么花,他心里没数? 不,就是和一月说的差不多,他心里有数。 多少钱,怎么给,葛夏会自己去填,又要把她填的那一部分计算在每月需要给多少的计划在内。 所以,他从来都知道,刚刚好会踩着葛夏的底线。 要说带大米小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