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影响-《我乃郑氏四代目》


    第(2/3)页

    郑斌带领众臣在王城前长跪不起,坚决进谏,围观民众里三层外三层看了个大热闹。

    头顶烈日炎炎,郑斌和许多请命官员几度中暑昏厥。

    郑克臧闻讯后徒步出王城面见众臣:“实在侥幸,尔等何必相逼!”

    郑斌的眼泪已经达到了收放自如的境地,他涕泗泣道:“当年国姓爷驱逐荷夷,    先王戮力开台,    奠定今日之功,如今朝廷追封,于亲于礼,都乃题中应有之义,请殿下重修宗祠。”

    众臣齐呼请命,连带着周围百姓也纷纷跪倒高呼,郑克臧最终无奈应允。

    朱术桂闻听此讯后,怒气冲冲地发旨质问礼部:“日前未曾献俘太庙已是疏忽,如今太庙未拜,先祭郑庙是何道理。”

    郑斌回复道:“监国容禀,郑庙祭告是为依亲王礼重修,王家宗祠为小,太庙郑重,皇家宗祠为大,事请不同,大小相异,不敢以顺序先后论较,恐有僭越之嫌。”

    这番话让朱术桂沉默了,他若再揪着这事,岂不是承认了郑庙和太庙一般地位,无分大小只以先后定尊吗,此事便就这样被揭过。

    ……

    作为明郑政权关系最好的盟友,最起码马萨昂是这么认为的,他在澎湖海战开战时坚定地留在了东宁,代表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东宁的支持态度。

    而在战胜消息传来后,他第一时间入王城向郑克臧表示了祝贺。

    在经历了献俘仪式后,看着数千满洲战俘垂头丧气的模样,他更认定大英帝国与明郑有着传统的友谊和共同的利益,双方应该建立更加稳固的同盟关系才对。

    马萨昂赶回商馆后吩咐任何人不许打扰他,在自己的房间内他静静地在书桌上展开一张白纸,右手拿起羽毛笔沾了沾墨水在纸上写道:

    亲爱的梅斯沃尔德勋爵,

    作为公司在亚洲地区的负责人,我深知阁下日夜都在为荷兰人的步步紧逼而忧心,联合法国与荷兰作战失利已过去了九年,我们不能再向当初刚战败时一样处处退让了。

    我听闻国王陛下已在议会联合托利党人沉重打击了亲荷兰的辉格党,我认为这是国王陛下在对荷兰展示强硬态度,这个消息让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公司职员感到振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