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管工厂营收怎么样,先把门面弄光鲜亮丽。 并且他还让陆建军做了一份报表,这份报表的内容就是带动多少本地人就业,产生多少税收,增加多少gdp总量等等。 再加上顾先明跟陆建军关系逐渐相熟,领着不少领导过来视察过。 看门的冯大爷看到陆洋从车里下来,还有点不敢认,直到陆洋给他递烟才认出来。 “老陆家的啊,我还寻思说是谁呢。” “这车不错啊,比你爸那个桑塔纳看着气派!” 陆洋也都谦虚的应付着。 跟看门冯大爷寒暄几句后,陆洋就走进工厂。 车间新增四条生产线,每天的产能达到六百台规模。 从里面传来的噪音确实扰民,不时的有叉车和工人进出。 陆洋直奔老陆的办公室。 他进来后看到办公室里坐着好几位长辈,大部分都是跟老陆相识的朋友。 那些长辈也都纷纷扭头看向陆洋。 “呵,大学生回来了啊。” “陆洋,大半年不见啊。” “长得跟老陆可真像!” 陆洋老老实实的喊着:“许叔,刘叔,周伯…” 还有长辈跟陆洋递烟,这把陆洋急忙用双手接过。 虽然他的心理年龄成熟,但在这些长辈面前也不敢托大。 就跟每年拜年时,有个刚上初中的小子,论辈分陆洋得喊人家一声爷爷! 没办法,就是辈分大! 陆建军跟陆洋没说什么,父子间都是私下里谈事。 陆洋坐在角落里听了一会儿,渐渐听明白长辈们在讨论什么。 原来是来借钱的啊。 很多人都听说他们家工厂要征收,保守估计在七位数,甚至有人估测在八位数的拆迁款。 在场的人无不羡慕陆建军,当初金马河畔的盐碱地,几亩地的小工厂,一年都产出不了几个钱。 如今摇身一变,竟然坐拥大几十亩地,还搞出坚果科技,上过电视新闻,看起来有模有样。 当年一起穷过的人,突然手里多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