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章 先商量好了-《回档2000年》
第(2/3)页
海运的价格,均价130美元一吨是非常高的,这里面至少有20块的纯利润,一吨赚20,听着好像不多,但架不住量大,每天百万吨的货物流通,这个钱,赚到手软。
但实际20块都是少算的,陆飞没有去细算这个账,因为不好算,到各个国家的港口海运距离不一样,价格不好统一计算,130只是说的从华夏到米国。
船只的利用率高了,到了点就可以返航的这种,真要细算,利润可能还要翻一翻,甚至更多。
130绝对是天价中的天价。
但没办法,现在就只有米邦和沙兰两家在做中转,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要不然你就一条船到处跑,要么就是降低供需。
实际上价格这么高,已经拉低了各国大量的进出口率。
各国的工厂想要做国际生意的人已经在考虑两头跑了,东方的去西边开厂,西边的去东边发展,总不能把钱白白给那些做运输的赚了去。
所以到了后期,哪怕是巴拉马这条河的过路费再低,也有很多企业跨国开分公司了,也导致了巴拉马河的运输量极限下降。
也不能说是下降,只是没什么提升而已,每年的货运总量,也就三四亿吨。而这点货运量,还不到华夏海运进出口总量的十分之一。
华夏的进出口,那是真正的世界第一,世界工厂在这,最大的消费国在这,这是稳的。
眼看着米邦和沙兰的股价一天几块几块的往下掉,买了米邦运输和沙兰运输的股民们傻眼了,他们还不清楚怎么回事。
而万启宏这边感觉机会来了,急忙给陆飞打了电话过去。
万启宏作为华夏中远的总裁,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提升进出口率,承接的是世界贸易化,他想拿到巴拉马的港口地,自己做中转,这样就可以不用受制于人,毕竟巴拉马跟华夏的关系并不好,甚至连外交都还没有建立。
当然,他也知道,想要拿下巴拉马港口地是不可能的事,这一次的港口建设的,权力还是在巴拉马政府手里,惠丰只是投资人,没有决策权。
现在能拿下港口的决策权,就只有从米邦和沙兰以及美伦身上拿。
然而,这其中陆飞拥有关键因素,因为几个口岸的土地是他承接的,他有话语权。
如果陆飞摇头说不,当个老赖,对不起,所有的地都要被巴拉马政府收回国有,那以后,巴拉马河真的就跟任何人都没关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