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闪击王家堡-《晚清第一枭雄》


    第(3/3)页

    王家堡在客家人看来似乎牢不可破,对于久阵战阵的太平军老兵来说,却无异于一张纸老虎。

    只见李兴隆身先士卒,直奔土堡大门而去。他手下的两百太平军紧随其后,逞勇向前,个个不甘落后。

    那堡土由重木制成,缀以铁条。李兴隆没有重武器,焉能从正门突破堡门。

    李兴隆本也无意强攻堡门,只不过想以此吸引堡内团勇的注意力。眼见目的达到,他随即改变部署,在堡门处留下数十个士卒呐喊助威,自率大队精兵强将绕至堡门两旁的高墙处。

    太平军士卒训练有素,对付这种土堡很有经验。他们自动分成五六个小组,采取叠罗汉的方式攀越高墙。高墙内显然已有团勇在守株待兔,太平军越过墙后,很快便传来惨叫声、厮杀声。

    但太平军士卒毫不畏惧,反而加紧翻墙,急于翻墙战斗。王家堡的乡勇平时只敢欺压客家人,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太平军,哪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

    李兴隆很快击退了堡内的团勇,和堡门外的太平军里应外合,打开了堡门。太平军一拥而入,如决堤的洪水、下山的猛虎,再无任何团勇敢上前抵挡。

    王重经营王家堡多年,却根本想不到,被他视作固若金汤的王家堡、被王家倚为柱石的三百团勇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才一刻钟功夫,太平军就攻破了进了王家堡,才一个时辰,太平军就结束了战斗。

    吴捷坐镇后方,被太平军老兵的骁勇善战所震惊。联想起自己进攻永明当天,手下的瑶人不战自乱,哪能和这些广西老兄弟相提并论?

    此役太平军收获甚巨,王家堡内的团勇或被杀,或被李兴隆掳为军夫。另有上千石粮食、无数金银珠宝,尽为李兴隆所得,以充军资。

    客家人终得报仇血恨,手刃王重及其党羽。但闹过这么多的动静,康家再也不能在本地立足,只得全族加入太平军,成为吴捷属下。

    最后,太平军将王家堡付诸一炬。

    熊熊的火光、凄惨的哭声,为缠绕康、王两家数百年的土客之争画上了句号,也为太平军的崛起标注下鲜明的注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