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国舅待罪-《晚清第一枭雄》


    第(2/3)页

    日后,陈玉成年纪轻轻,以二十岁之尊担任天国又正掌率,全国兵马都归其节制,世所罕见,都是后话。

    除了受封“恩赏丞相”,另一件值得吴捷高兴的事是:他在安庆偶遇了赖汉英。

    赖汉英身为西征军前敌统帅,围攻南昌失利。杨秀清一纸诏书,把他召回天京议罪。

    赖汉英的长处在于保境安民,而非攻城略地。他一无嫡系部队,二来兵微将寡。对手是清军名将江忠源,兵马多于太平军,又有南昌坚城作为倚恃。赖汉英此败,本也无可厚非。

    可他深怕杨秀清落井下石,此刻遇到吴捷,欣喜之余,难免有些心灰意冷。

    吴捷劝他道:“国舅是天王内弟,杨秀清总要卖天王面子,不会把国舅怎么样的。”

    赖汉英叹口气道:“天王久失权柄,听说前面杨秀清借天父下凡,还要杖责天王。我此番围攻南昌不利,深怕杨秀清落井下石……”

    说到这,赖汉英停了下来,面露忧戚。

    杨秀清刻薄寡恩,不懂收敛人心。他不仅对洪秀全、韦昌辉等政敌十分防范、苛刻,对手下亲信更是吹毛求疵,动不动便大刑伺候。

    史载,杨秀清借“天父下凡”令仆射黄仕珍给洪秀全送丹药。黄仕珍因事耽搁没有去,杨秀清下令将他斩首。

    东殿尚书李寿春、天官丞相曾水源,听闻东殿女官说“东王若升天,你们为官的就难了”,却没有及时报告,也被杨秀清斩首。

    对政敌狠,对自己人也狠。杨秀清此举,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天京内讧时,杨秀清在天京城内外有数万嫡系部队。事发时,他们却并未与韦昌辉拼命,被韦昌辉各个击破。这与杨秀清刻薄寡恩不无关系。

    杨秀清对自己人尚且如此苛刻,更何况赖汉英这个深有韬略的政敌呢?

    可赖汉英又能怎么办呢?若是回了天京,杨秀清看在洪秀全面上,尚且能够饶他一回。若是拒不回京,杨秀清岂不更要落井下石?

    吴捷小心说道:“杨秀清召国舅回京议罪,最多也就夺去国舅的兵权,把国舅贬到冷衙门中工作。如今洪杨势同水火,国舅手上无权,与世无争,正好保全自己。”

    赖汉英苦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杨秀清早就对我萌生了杀机,就怕我与世无争,恐怕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