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积极备战-《晚清第一枭雄》


    第(2/3)页

    湘军之所以能够迅速突破田家镇天险,主要靠水师。

    陆师罗泽南、塔齐布在半壁山、富池连战多日,死伤惨重,却进展不大。

    彭玉麟、杨载福两位水师大将出其不意地熔断铁索,深入敌后,烧毁太平军战船、辎重,一举打破战场僵局。

    此时的湘军水师,共有大小战船两百四十余艘,各类辎重船两百二十余艘,水兵五千余人。

    与田家镇一样,九江紧临长江,又背靠鄱阳湖。若想守住九江,必须水陆联防。若想夺取战场主动权,必须建立水师优势。

    复兴会右二军中有铁牛舰十二艘,另有其他老式蒸汽战舰四艘、西式帆船四艘。这二十艘战船,是复兴会水师主力战船,全部归属右二军一师。

    一年来,姑塘造船厂开足马力,生产出十四艘铁牛舰,其中两艘卖给了太平军大将林启荣。造船厂的蒸汽机库存即将告罄,造船厂不得不自行研制蒸汽机,造船速度进一步放慢。

    1854年6月29日,满清官员、上海道台吴健彰与英、美、法三国领事达成协议,由英国人威妥玛、美国人贾流意、法国人史亚实为司税,组成关税管理委员会。

    从此,上海海关行政管理权落入外国侵略者手中。外国侵略者也开始转而立场,从“严守中立”变为“勾结满清”,开始帮助满清镇压国内反叛力量。

    在上海,洋人直接下场,帮助清军镇压小刀会起义军。各国公使严禁本国商人售卖武器给太平军。同时,清军从广东调来红单船,严密封锁长江下游航道。

    复兴会从上海采购蒸汽机、武器等,变得越来越困难。

    湘军兵临九江城下,右二军只有二十艘主力战舰对阵湘军水师。

    为对付湘军水师,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已在安庆设置造船厂,日夜不息仿制湘军战船。

    姑塘造船厂制造蒸汽战船有困难,但制造普通战船还是很在行的。吴捷亦下令姑塘造船厂赶制战船,尤其注重仿制湘军“三版”小船。

    三版船小轻便,可在江上行走如飞,冲锋时速度并不比蒸汽战船慢。反正右二军二师、三师水手多的是,可以让他们充当三版水手。

    幸亏复兴会占据有南康府、九江府、饶州府等地。此三府位于赣北,赣北多山区,山区多产巨木,可作造船木材。赣北靠近长江,境内多大江大河,可以方便地运输木材。

    得益于赣北的木材,吴捷得以在姑塘、石达开得以在安庆大造木船。

    顺便提一嘴。历史上,太平军自江西兵败后,失去木材来源,无法造船,也就无法重建水师,最终败于湘军之手。

    再次,完善指挥通信。

    为方便战时指挥,促进信息流通,复兴会花了三个月功夫,终于赶到11月底,建成一个小型的电报通信网。

    复兴会以九江为中心,向中兴公司、姑塘水师基地、南康府城架设电缆,组成一个小型有线电报网,从此可以方便地在三地传递信息。

    有线电报已于1835年,由米国人摩尔斯发明。1844年,有线电报正式商用,在各国飞速发展。

    华夏保守势力顽固,一直以破坏风水等理由拒绝引进有线电报。

    1871年,霓虹国进犯我国台湾。时任钦差大臣沈葆桢向清政府申请架设福州到台湾的电报线。后来台海局势缓和,该线路刚开始建便被搁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