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每个哨的粮食其实都是定量的,勉强可以吃饱,但是谈不上什么营养,可以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下,吃不好人根本就受不了。 为了防止别人发觉粮食增多,他也不能悄悄把粮食放在大车上,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增加部曲的口粮。 包括伙夫在内,十二人一锅饭,多倒入三斤麦子,每个人就多吃四两。刘明遇都采取这种方式,让自己的部曲拥有较好的体力。 卢象升率领大军北上,以每天四十里或五十里的速度前进,起初还没有大问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他并不是隶属于朝廷兵部的军队,可以获得朝廷的补给,这个可不像后世物资充足的年代,大名府城是一个相对比较富裕的上府,人口多,物资也多,勉强可以采买。 但是,途经的小县城有的两三千人,就是有银子也买不到足够的物资,这让卢象升非常头疼。 崇祯三年正月初七,经过五天的行军,大名府义军抵达真定府赵州境内的高邑镇,部队的粮食即将耗尽。 一队的伙夫将最后一碗麦倒入锅中:“刘队,咱们可没粮食了,你可想想法子!” 刘永顺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去找刘明遇。 刘明遇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李栓柱、赵虎、马成功都来到刘明遇身边。 “刘哨,没粮了!” “俺们那边也没了,什么时候发粮?” “兄弟们担心!” “都闭嘴!” 刘明遇道:“我们问问,让兄弟们安着,我可警告你们,不要听其他人瞎说,一个扰乱军心可是要杀头的,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 “是!” 因为没有粮食,卢象升已经两天没有睡好觉了,他曾派杨世恩处理粮食问题。 赵州属于真定府,隶属于北直隶管辖,这是朝廷核心控制力最强的地方,也就意味着,税收是非常及时而彻底的,加上去年的干旱,民间根本就没有多少粮食。 “怎么样?” 杨世恩苦笑道:“高邑镇上的李员外狮子大开口……” “多少?” “每石粮食一两五钱银子!” “奸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