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姚殊的主要精力,便集中在了布庄上。 这些天她总是守在铺子里,对自己布庄卖的布匹花样、价格,甚至包括哪些布料卖得好,哪些布料受什么样的客人喜欢,早就烂熟于心。 趁着上午铺子里不忙,吴掌柜笑呵呵地踱到姚殊身边,道:“东家,咱们库房里的布料不多了,您看什么时候再往南边去一趟,进进货?” 南边进的布料成色明显优于本地产的布匹,价格自然高些。 姚殊和姚峰又自作主张买了许多华丽的绸缎,更是寻常人家消费不起的布料。 可偏偏,这一部分的利润最大,这让吴掌柜不得不佩服姚殊的眼光。 她顺势问了几句:“库房里还剩多少?如今有几家客人跟咱们有长久的往来?多少人是看中了咱们从南方买来的绸缎?” 吴掌柜一一答了。 姚殊见布庄的绸缎所剩不多,确实不得不跑一趟了,便点头道:“此次去南边进货,劳烦吴掌柜挑一个眼光好、机灵又可靠的伙计跟着。我和大哥也会一起过去,带着他跑上几回,日后进货的事便交由伙计来做。” 吴掌柜双眼一亮,叹道:“还是东家有气魄。若是旁人,哪里肯放心让伙计去做这般重要的事情?” 进货涉及到货源,手里还能攥着不少钱,不可谓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姚殊摇摇头,认真道:“所以我希望吴老您仔细挑挑,选出一个合适的,我和大哥也会考察一段时间。若是可以,日后便让他做了。” 吴掌柜肩负着这样一个重要的责任,感觉原本微微有些佝偻的脊背,忍不住都挺直了两分。 他同样认真道:“东家放心,这人我一定仔仔细细地选,宁缺毋滥。” 姚殊笑了:“正是这个理。” 二人又交谈了一会儿,吴掌柜突然叹息了一声,摇头道:“若我早上二十年遇见东家,想来今日也不会是这般模样。” 姚殊见他话里有话,似有吐露心声之意,便默默地给吴掌柜添了茶,示意自己在听。 只听吴掌柜长叹道:“我年轻时,野心大,总想着把能捞到手里的钱都挣完,尤其有一种控制欲,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到头来,事情倒是做好了,家却散了。” 平日里精神一直不错的吴掌柜,神色带了些寂寥,看上去竟像是老了几岁。 姚殊不知如何安慰,只好默不作声地听他倾诉。 “若早有东家这样的眼光,知道培养手下的人为自己做事,也不至于事事都要靠自己来操心。真是千金难买早知道啊!” 姚殊给老人添了一杯茶,轻声道:“吴老不必太过介怀,您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又哪里是我们这些小辈能一时半会儿学会的?我还得跟着您学许久呢。” 她这一番话说的实心实意,倒是让吴老心中的烦闷去了大半。 吴掌柜朗爽笑了笑,道:“东家的话总能让人豁然开朗,别说我教你了,我这半截身子埋进土里的人,当真从东家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两人相视一笑,有些互相引为知己的感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