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样的人会去加入夺位谋划中?人会变,但本性很难。 将信纸撕碎洒在脸盆里,薄薄的纸入水融化分开,漂浮在面上,顾青初垂着眼眸瞳孔如墨色深沉。 随后,顾青初又发出一封信,不过这回信发去的地方是朝歌城。 路途遥远,再收到回信最少得一个来月,那个时候她不知身在何处,能不能及时去驿站取还不一定。 倒也不急,这个谜团已经藏在雾中三十来年,不差月余。手上的事情一步步解决,稳扎稳打不能乱了步调,顾青初心里告诉自己不要急躁。 时间过得飞快,仿佛才吃完早饭没多久,一转眼临近傍晚了。 顾青初梳着妇人鬓和元锦沛披着同色系的皮袄子,换上厚靴子的俩人要出门。 本来顾青初想着他们四个人一起出去,但赵年和安卫说他们要留下看着木匠做工,怕人不在木匠做得样式不符合心意。 一个小小细节会有很大影响,整体不和谐顾青初设计的门头便白做了,到时候返工会耽误福来客栈开业。 左思右想都不放心的赵年决定留下来,安卫则是收到了元锦沛的示意,立马举手说自己也要留下来。 顾青初想出门了解一下丰收县,见赵年暗卫执意要留下来,也没再相劝,说着给俩人带美食回来后,和元锦沛一起出门了。 丰收县的晚上极为热闹,这里没有宵禁。 许多旅人半夜才赶到丰收县,便是那样晚,他们也能在街道边吃到热乎的馄饨,寒冷的冬日喝口热汤,身子一下子就暖了。 百姓们白日忙着做活,晚上能抽出一点空闲四处逛逛,从路边小贩手上买些新奇或日用的东西,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放松。 长此以往,丰收县的夜间比白日还要热闹。 顾青初和元锦沛出门时,天色还泛着青,太阳刚落山没一会儿,路上的人不算太多。 福来客栈招工待遇优厚的事情,一日间已经传遍了丰收县上下,广泛的传开得益于那些领了馒头铜板的人。 去一个店铺询问需不需要人手,对方说是或不是,聘上了就干活,没被看上就走,这是常态。 何曾有过那东家会为没被选上的伙计送馒头,送铜板的? 这是一种尊重的态度,身在底端的他们 ,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情况。别说东家了,就是大酒楼打工的店小二见了他们,都是鼻孔朝天高高在上看不起人的嘴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