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建民脸沉下来,多少有些不痛快了。 苏小软继续道:“要说我们家现在能过地这么多好,一多半是得谢谢大伯呢。自打大伯去当兵了,便月月寄津贴回来。从来没少过。特别是我出生以后,大伯提了干,津贴多了,寄回来的也多了。要是没有大伯的帮衬,我们几个也不能有机会上学了。” 赵红梅很认同这一点,大伯哥的好,他们一辈子都不能忘记。 “软宝说的对,这些年,多亏了大哥了。当然,二哥也是一直心疼娘呢,这每个月的孝敬钱是从来不曾落下过的。二哥虽然给的钱少,但是每个月五块钱,这一年下来就是六十呢,比我们乡下干一年拿到的钱都多。” 苏奶奶笑了一声:“不能这么说,毕竟咱们乡下还能分粮食呢,老二在县里可分不到粮食,顶多就是分到粮票。” 她一说完,大家伙便都笑了起来。 而苏建民只觉得自己的面皮都被人给扒下来了。 离家二十多年,就只给了老太太一百块钱,还总觉得自己给的多了。 眼下一说话才知道,他给的撑死了不过才两年的孝敬钱而已。 想到大哥二哥这么多年从来不曾断过给老娘的供养,苏建民就越发觉得没脸。 原以为这一顿早饭的功夫,就能让他被老四家给打击地差不多了,可是谁知道收拾完碗筷之后,苏建业的一番话直接让他傻眼了。 “红梅,你今天不是要去服装厂?” “嗯,不着急,一会儿你送我到镇上,我坐公交车去。” “要不你直接骑自行车去行了。” “不了,向东骑了一辆车子走了,家里头得留一辆,应个急用。” 苏建民震惊在原地,也不知道是被他们口中的自行车给惊着了,还是被赵红梅要去服装厂给惊着了。 “娘,弟妹这是?” “哦,她是服装厂的设计师,家里头除了向东之外,就属她的工资高了,而且各方面的补贴奖金也都好,最好的一点,就是不用天天去坐班。” 苏建民傻眼了。 如果他没记错,这个弟妹就是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呀,而且书念地也不多,咋还能进厂当设计师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