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不贪功-《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第(2/3)页
根据她现在掌握的数据来看,硬杂木主要是产量高,蘑菇的质量好,出菇期长。
至于栽培场地她还是有印象的。
毕竟,这个就比那个配方什么的容易多了。
苏国安带人到了苏建业家里,这是想着看看苏小软到底咋折腾的。
苏小软也没想着要藏私,毕竟她弄出这个来,就是打算让基地种植的。
“伯伯,这种榛蘑的培植虽然可以说是成功了,但是它的生长期比较长,而且产量目前还比较低,我正在想着改良一下菌包的配比,看看能不能加大它的产量,再适当的缩短一下它的生长期。”
苏国安点点头:“你的想法是好的,方向也是对的。不过也不用着急,咱们慢慢来,我可是听你爹说了,你最近都不好好吃饭了。”
苏小软心虚地笑了笑,拿手虚掩在唇边咳嗽了两声。
“伯伯您看,这就是我在院子里试种的了,其实这种用短木段和边角料栽培的法子,应选择在林下最好。
而平地栽培,应选择以高粱玉米套种。黄瓜、窝瓜、丝瓜架下,葫芦架下。在地下挖一条沟,长度不限。把木材用刀砍成鱼鳞口,把木材间隔两公分摆在沟内。把榛蘑菌种掰成桃核大的小块儿,放在木材缝隙中间,一平方米用菌种一袋左右。然后在木材上覆土,厚度两公分左右吧。”
苏小软说完,又退了一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她的小本本。
“如果土壤比较湿润就不用管它,如果土壤干燥,应先浇些水再覆土。至于能出菇多少,我目前也说不好,但是很明显,产量比香菇和平菇的出菇量都低。”
其实,苏小软是知道的。
如果是早春栽培,到秋天就能出榛蘑,但第—年出得比较少,二年三年进入旺产。主要在秋天,而且气温不宜超过二十度。
如果气温达到适合的出菇温度,还没有出菇,那应当大量的浇水,增加湿度刺激出菇。
但是这些话,她暂时不能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