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国贼守社稷-《伐清1652》
第(2/3)页
“这个还真的说不准,仓库里已经没有那么多军备了,更何况还要火器,剩下的得让昆明的工匠尽快打造,我尽可能多筹集些,但也只能是能筹集多少就筹集多少了!”
“王尚书,这可不是能不能的问题,国主既然开口了,就必须得办到。就是累死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人,也必须得办到!”王尚礼语气忽然一变,态度也随之强硬起来:“这种时候,哪里不死人?我知道你心善,但也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王应龙没有说话,他没读过书,本来就不善于言辞。
“王尚书啊!”
见王应龙不说话,王尚礼知道他心里不乐意,随即话锋一转,忽然又说道:“你不要觉得我心狠,咱们打了那么多年仗,死了多少人了?这个世道,人命算得了什么?
成败就在此一举,若是这次因为军备问题,国主败了,死的人只会更多,一万人的军备,一件也不能少,无论累死多少人,都得两个月内运到常德府!”
王应龙抬头看了看王尚礼,微微叹了口气:“我知道......”
“老王啊,你知道我最担心的是什么吗?”王尚礼深深叹了口气,也只有在这个老朋友这里,他才会这样叹气:“你说咱们当初为什么造反啊?”
“没饭吃,不造反,就得饿死了!”王应龙说得云淡风轻,就好像那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样。
“是啊,就是为了吃口饭!”王尚礼苦笑一声,“可是,这口饭,就是那么难,就是得拿命来拼!”
说到这里,王尚礼忽然加重了声音:“老王,你还记得我们刚刚入滇那会,米价是多少吗?”
“十二三两吧......有些地方,卖到了三十两以上。”王应龙根本不用想,直接脱口而出。
那个时候的云南,社会经济已经接近于崩溃,兵灾,病疫,灾荒无处不在,百姓流离失所,惨不忍睹,王应龙怎么会不记得?
“现在呢?你知道现在云南的米价是多少吗?”王尚礼扬声大笑,自问自答道:“有些地方只卖七钱一石,平常也不过一两银子上下。”
“这都是国主治理有方,大家才能都有饭吃。”王应龙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容。
“‘治理有方’?”王尚礼却再度冷笑,然后昂首直立,侃侃而谈道:“哪里有这四个字那么简单啊?
国主得罪了整个云南所有的官绅,土司,把他们的土地分给百姓耕作,做了那些读书人口中的匹夫,恶霸,贼寇,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你知道那些人有多恨国主吗?
好啊,坏人国主当了,恶霸国主当了,他李定国呢?那些个什么读书人捧了他一句,叫了声真英雄,真豪杰,他就找不着北了?要做大明的忠臣去了?
要是为了做大明的忠臣,咱们当初为什么造反啊?造反前是他大明的忠臣,造反之后还是他大明的忠臣,那我们不是白造反了吗?”
“提督,你冷静点......”王应龙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因为王尚礼说的,确实就是事实啊!
在孙可望的领导下,大西军凭借着绝对的武力优势,打服了云南境内的所有反对力量,并借势彻底摧毁了云南的领主农奴制,重新分配了云南的土地,又贷给平民耕牛,种子,组织移民,短短几年之内,云南的耕地就增加了两万多顷,相当明代贵州全盛时的耕地面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