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凭证拿来-《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


    第(2/3)页

    秦锋把甚至递至储安达跟前,道:“储知县不是要凭证吗?现在凭证拿来了,秦某本想低调不想招惹是非,奈何是非总是自己找上门来,这圣旨送到后,秦某便挑着布去了袁家布行了,丝毫出入都不会有,储知县可随便查。”

    圣旨可是最好的凭证。

    “你敢矫诏?”

    储安达才颤颤巍巍接了圣旨,袁永年便在人群厉呵一声。

    凡脑袋正常的,都不会往这方面想的。

    矫诏可比偷盗严重太多了。

    更何况,谁矫诏敢矫诏到衙门的?

    “闭嘴。”储安达不再客气了。

    七百两是不少,但性命更重要。

    储安达呵斥了袁永年,仔细瞧了圣旨,惊呼出声,道:“你就是秦小先生?”

    秦锋是燕军进了应天府的关键人物,作为上元知县,多多少少应听过些的。

    “小先生不敢担,某确为秦锋。”

    一瞧此,储安达当即以头呛地,不断磕头,道:“下官糊涂,听信袁永年那厮一面之词,险些冤枉好人。”

    秦锋于燕军有大功,虽说现在是一介布衣,却也绝非储安达这个附郭知县所能招惹的。

    即便是当下的秦锋那也是有绝对的能力上达天听的,只要秦锋说句话,他这个知县便也就当到头了。

    秦锋只要卖了他的布,并没有为难储安达的心思。

    储安达是不是个好官,但这世界哪有那么多黑白分明,罢免了储安达,新调上来的就是好官了吗?

    更何况,朱棣刚刚即位,牵涉进建文余党的官员甚重,各衙门空缺很大,哪有余地随便罢免。

    “储知县严重了,储知县乃一县父母官,小子不过储知县治下一庶民而,只望储知县能为小子做主。”

    说话的功夫,秦锋便已搀扶着储安达站了起来。

    “这是下官职责,不知秦小先生要求是什么?”

    秦锋被袁永年冤枉受了那么大委屈,很大程度上可不是只归还了布匹便善罢甘休的。

    “储知县不查查小子被袁氏布行所扣之布与圣旨之上的是否吻合吗?”

    若不查清楚了,难免会有人说他以身份逼人的。

    “不用,不用...下官自是信秦小先生的。”

    现在信不等于以后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