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此,咱们两家便一别两宽吧,以后没什么重大的事就不必要往来了。”杨母拉过儿子,招呼众人:“走。” 杨家的人都默不作声的跟了上去。 杨氏瞧了瞧二楼走廊处,见赵安宁与靖国公府的人都进雅间去了,便小声道:“老爷,咱们回去吧?” 出了这样的事,还怎么相看? “回去什么回去,要回你一个人走。”安参政强忍怒火,低声呵斥:“没瞧见人家就在楼上等着吗? 如此的没有礼道,我看你是要将我安家的脸彻底丢尽。” 他说着,一马当先,朝着楼上而去。 杨氏只好带着女儿跟了上去。 胡媒婆见状,紧赶了几步到前头带路:“安大人,这边请。” 李青黛见人都进雅间去了,觉得没什么好瞧的了,便打算叫太子哥哥带她回去。 但才要回身,便瞧见一个小厮抱着几匹彩缎风风火火的进了酒楼大堂。 她眉眼里顿时有了笑意,又唤赵淮左:“太子哥哥,你快瞧,那是我大哥的小厮,他买了彩缎回来了。” 在大渊,男女相看,若是中意了,男儿便会亲手为姑娘插上钗子一支,算是敲定了亲事。 若是不中意,男方便给女方送上几匹彩缎,谓之“压惊”。 大哥的小厮这会儿买了彩缎来,其作用自然不言而喻。 “嗯。”赵淮左轻轻点头。 雅间内。 李瀚见安参政带着妻女进来了,忙起身笑迎。 双方互相见了礼,极为客气。 两边都是聪明人,心照不宣,有些话自然也不必言明。 李瀚招呼安家人坐着吃了几口茶,便瞧了一眼李青松。 李青松会意,小声吩咐了身后的小厮。 小厮出去了片刻,抱着彩缎回来了。 “今儿烦劳伯父伯母跑了一趟,且惊扰了贵府的姑娘,多有叨扰,这几匹彩缎便给姑娘压惊了。”李青松起身,长身玉立,挺拔如松,言行举止沉沉稳稳,不卑不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