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舆论初始-《殿下!请三思!》


    第(3/3)页

    一间酒楼中此时传出了反对的声音。

    “这不对吧!这事可跟钱尚书没关系,分明是人家三公主为百姓讨要的。”

    “是啊,我当时就在当场,分明就是钱尚书为了保住自己孙子的命,不得不出的赔款!”

    “可不是么!他孙子作恶多端陪人家的钱还不是应该的吗?

    这要不是今天遇见三公主,这些苦主还不知道找谁诉苦去呢?

    三公主不为着乞丐流民着想,要求他赔付,这么多年你们谁看他钱家拿过一文钱?”

    “没见过,城隍庙还是人家卫国公建的,钱也是人家出的。”

    “咳!我看这分明就是钱尚书不是自愿出钱,非要给自己树碑立传呢!”

    ......

    这类的声音不仅这一家酒楼,各处都有反对声、声讨声,渐渐地就形成了两房对立的趋势,双方声音竟是不相上下。

    不得不说,镇北侯父子也不是吃素的,手底下人办事也是相当地给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仅造就声势,更能形成对立的局面,可见手段绝对不一般。

    月泉楼,作为京城知名的茶楼,又是文人雅士们惯常出入的地方。

    在这个焦灼的时刻,这里的言语动向,更是让人备受关注,所有人的耳朵也都伸向了这里。

    无论是学富五车的人士,还是贫寒学子,或是橘子学士,他们的言论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天下文人的见解,可以说对舆论的倾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今晚的月泉楼,更是座无虚席,生意兴隆,一楼的散座上,甚至迎来了很多平日里不太光顾这里的人士,只为了能听听这里的消息。

    “四哥,今天这事你有什么看法没?”

    月泉楼二楼的一间雅室中,一个年轻男子微笑着问向对面喝茶的同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