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信息租金-《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
第(2/3)页
第三日,公孙修跟贾范在偏殿中接见了这位盐官,他对沈星上下瞧了一眼,不冷不淡地开口:“你就是沈星,对吧?”
沈星跪伏在地,颤声道:“回王上,正是微臣。”
贾范不急不缓地问:“沈星,王上近日想知道,如何降低盐价成本,你可有妙策?”
沈星忙道:“禀告王上、御史大人,下官经过三天三夜的运筹,每斤盐的产出成本,可控制在八铢左右。”
此言一出,贾范险些跳了起来,公孙修则眼睛微微一眯,轻声道:“沈星,你所言是否属实?”
沈星哪敢有半句造假,连忙磕头:“下官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言,制盐成本超过八铢,下官甘愿受罚。”
贾范只觉触目惊心,这一制盐成本跟李岩所报的价格相差三十二钱,真实制盐成本竟只有五分之一。
整个辽东的盐业,每斤相差四十钱,那得是多大的一笔财政收入?!
公孙修见沈星脸上不似作伪,当下点了点头:“你先回避一下,明日孤自会召见你。”
沈星爬起身来,向二人各鞠一躬,转身出了偏殿。
贾范喃喃道:“王上,您当真是厉害,这——这个盐,每年的赋税会大大的增加。老臣愚钝,尚不理解其中的奥妙。”
其余四位盐司的报价,都分别在四十铢到三十铢之间,并无大的差距,而沈星信誓旦旦地说出制盐成本只需八钱,着实把他给吓坏了。
公孙修笑道:“此法说来简单,无非就是花钱买来一个‘讲真话’的人,你也看见了,沈星便是此人。每斤盐既知其成本,既意味着辽东的盐价,可按先前的价格下调二十铢。如此一来,外界的私盐觉得这一盐价没什么暴利可捞,便会掂量是赚这不大不小的钱还是丧命哪种好?另外,百姓也发现官盐、私盐之间的价格差得不是很多,也不再冒险买私盐了。”
这是200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的信息租金理论,讲真话的人会揭露真实的利润,而这一部分利润分出来的“租金”,便是沈星的五倍俸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