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进京-《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我也很喜欢他的作品!”李耒更喜欢他的《平凡的世界》,从中学到大学,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在我看来,路遥老师有两个最大优点!其一是不追求文学的艰涩和曲高和寡,文字和故事都很贴近普通人,那怕是中学生读起他的文章来也毫无困难!其二是在他的作品里,主人公会遇到种种困难和社会的不公,但仍然有一股积极向上的气质,不像某些作家那么灰暗!”

    这也是李耒在八十年代成名的作家里,最喜欢路遥的原因,相较于莫言、余华、贾平凹等人,路遥的作品可能在文学性上稍微薄弱了一点,但在这两个方面,他却远胜上述作者。

    看余华、莫言的小说,心里堵得慌,容易让人沮丧、感觉生活简直太灰暗了,完全看不到希望。

    而在看《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李耒虽然也曾为孙少平、孙少安的遭遇感到不公,为田晓霞和秀莲的死而落泪,但他依旧能感到生活充满希望,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的付出没有被辜负。

    哎,只可惜路遥走的太早了,要不然凭借他的经历、背景,日后肯定能走上更高的层次。

    “是啊,高加林回到土地,离开土地,最后虽然还是没能进城,也没能和自己的恋人在一起,但是看完电影,还是能感觉到,他的生活依旧充满希望!而不是像某些伤痕文学一般只会自怨自艾的诉苦。”

    俩人谈兴正浓,索性就不坐车了,干脆边走边聊,打算一直走回学校,月下漫步倒也别有一番浪漫。

    他们正值生命中最美好的年纪,又遇到了善于倾听理解的朋友,对方一说什么自己就懂,这样的交谈实在是让人迷醉。

    这时候他们有梦想,他们聊着各种话题,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语言和笑声交织,在月光下编织出美妙的梦幻。

    到了学校,于静姝舍不得马上回宿舍,李耒也不愿意这么早就回招待所,于是便在学校的草坪上席地而坐,和那些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一起朗诵诗歌、唱着浪漫的歌谣。

    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啊,没有对未来的焦虑,没有对996的恐惧,只是当下,能享受这些的人还是太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