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一路向西-《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如此高的规格是有原因的,首先首先几千万的项目在现如今,尤其是在贵州这种西部落后省份,那绝对是破天荒的,值得如此重视,同时这也是自八七计划和光彩事业推出后,全国第一个正式落地的大项目,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不能随随便便应付,必须要有对等的规格才行。

    在一大堆镜头的注视下,李未和一把手分别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交换合同再签,签完后两双手握在了一起,闪光灯顿时亮成一片,一把手亲切地说道,“贵州三千四百万人民忘不了你们!”

    “感谢贵州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希望能实现政府、贫困百姓和惠农三方共赢。”李未客客气气说道。

    “这话说得好啊,惠农的入驻分担了政府扶贫救困的经济压力,地方上有大企业入驻,获得了财政税收上的收益,也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老百姓不仅可以进厂工作赚工资,还能购买饲料养猪发家致富;惠农拓宽了市场范围,赚取了利润,更重要是的赢得了美誉,增加了品牌价值,这不是三赢是什么?”一把手理论水平很高,几句话就把这次合作拔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现在贵州分公司也已经成立了,而贵阳饲料厂和养殖场也只是开始而已,我们的近期目标是把这两个项目做好,尽快建成实现盈利;中期目标则是把饲料厂、养殖场铺到每一个地州,同时因地制宜,发掘当地优势资源,在经济作物种植、经济动物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建设更多项目,带动更多老百姓脱贫致富;远期目标则是下沉到县区,争取惠及更多贫困人口。”论起嘴皮子,李未这些年也锻炼出来,当场就画了一块大饼。

    他画饼可跟老牟子不一样,老牟子那是天马行空的吹嘘,基本没有落地的可能,而李未描绘的前景则是可以实现的,只要地方政府配合,惠农继续投入资金、人力、物力,这项计划就完全有可能在二十年内完成。

    “我们贵州一定会竭尽全力支持,这可不是帮助惠农,而是切切实实为我们自家的家乡谋好处,但凡有任何需要,你都可以随时打我的电话。”一把手满意极了,这次不仅得了个全国第一,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好事要是多来几件,贵州的扶贫问题说不定就真能解决了。

    在新闻发布会结束的宴会上,一把手更是主动举杯,和李未一连碰了好几下,然后继续聊起饲料、养殖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问题,说到后面他还问道,“据我了解,惠农集团不光有饲料和养殖产业,在食品加工等领域也有不错的积累,将来要是还有什么适合我们贵州的项目,一定不要忘了我们啊。”

    他一说这个,李未还真有点心动,贵州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种植和经济动物养殖相对落后,但有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却名列全国前茅,那就是烤烟,gz省的烤烟种植面积在全国仅次于云南名列第二,惠农虽然不可能涉足烟叶种植收购领域,但可以做配套么。

    于是他趁机说道,“之前我在国外考察的时候,了解到欧洲那边新研发出了一种肥料,非常适合种植烤烟时候使用,能有效地促进烟叶生长,使用这种化肥后,烟叶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提高!我倒是可以帮忙引进这项技术,和咱们省的化肥厂进行合作生产,然后教烟农如何使用,但是现在化肥行业还相对比较封闭,暂时没有对民营企业放开......”

    “哦,你说的这个肥料是怎么个情况?”这位一把手马上问道,他可是清华化工系毕业的,对化肥并不陌生,听李未说了一会儿便觉得这件事可行性非常高,于是便动了心,“这样好了,你们惠农先引进一批化肥过来,在贵州进行试用,如果真的有效,我可以向上级申请看看能不能开放个试点。”

    “没问题,我待会儿就去办这件事,第一批样品月内就能送到!”李未知道,这位日后去了化工部,国家正式放开化肥领域的限制就是在他任期内开始的,他如果愿意说话,要到一个试点还是没问题的!

    李未原来打算等到97的时候,在放开手脚进入化肥生产领域,如今看来这件事似乎可以提前了,这就是响应国家号召的好处啊,要不是借了八七计划的大势,那有机会和人家聊这种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