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十字路口-《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要是他的处置方法能更圆润一些,并且没有把企业迁走的打算,按照现如今的政策方针,李经纬未必没有成为健力宝掌控者的机会,可惜现在说什么都迟了,他已经彻底和三水政府翻脸,就算拿出新的方案,三水政府也不敢相信。

      日后李经纬的悲剧被网民所铭记,却忘了这一时期有多少国有企业变成私人老板所有,他们将李经纬树立成典型,就是在给大家灌输这么一种概念,那就是化公为私是对的,要不然他们的企业也会像健力宝一样消失不见。

      健力宝现在正处于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周围其它一些企业也是如此,等李未结束了在珠海的考察来到特区之后,又经过了另一处工地,和热闹非凡的健力宝大厦相比,巨人大厦的情况就冷清了许多,工地现在基本已经停工,只剩下寥寥几个工人看守着偌大的工地,工地外面蹲守着许多讨债者。

      从大厦立项开始,这个项目就一变再变,最早定为38层,后来因为领导参观时的一句“为什么不盖高一点儿”又变成了六十四层,旋即有位大聪明提出六十四层这个数字不吉利,领导知道会不会不高兴?于是又改成了70层,这么一改,建造成本便从两亿飙升到12亿,工期也延长到六年。

      原本依靠出售保健品获取的利润,巨人集团还能勉强支持,可保健品市场早就被三株、巨人、飞龙等企业搞得乌烟瘴气,去年迎来了大滑坡,巨人终于支撑不住了,逼得史玉柱不得不忍着不舒服给李未打电话借钱,然而李未只愿意给想成为ibm的史玉柱提供支持,却不愿意资助一个卖保健品的骗子,于是巨人大厦彻底烂尾,史玉柱也到了破产的边缘。

    
  回想起当初刚见面时候那个雄心勃勃要打造中国ibm的年轻人,李未也是唏嘘不已,虽然日后史玉柱还会东山再起,但是他对这个只好搞保健品和氪金网游的商人已经没了好感。

      今后二十多年,中国的有钱人越拉越多,他们掌控的财富也越来越雄厚,和普通人的差距越拉越大,只是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记得自己的初心呢?李未摇摇头让司机重新发动汽车离开,前往正大公司和谢立人见面。

      正大集团现在是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他们在此前东南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扩张,而现如今经济危机的爆发让他们已经无力支撑这一局面,只能通过出售资产来保存实力,可谢立人并不想把正大的重要资产,尤其是国内的饲料厂出售给惠农,因为惠农是他们在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把饲料厂卖给惠农那不是资敌么?就算要卖那也是卖给其它饲料企业,通过壮大行业五六七名来给第二名增加麻烦。

      可惜现在其它饲料企业也没太多资金来购买正大的工厂,于是谢立人也只能屈服,不过他还是玩了点小花样,不光和李未谈,同时也在和刘永好等人谈,想利用希望和惠农的竞争来提高价码。

      然而李未和刘永好都是聪明人,一眼就看出了谢立人的想法,而且他们都知道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两家企业走出国门、进军东南亚的好机会,所以不能把资金都浪费在这上面,还要留一些钱去收购东南亚的工厂、种植园,于是不管谢立人怎么居中调拨,他俩都不上当,依旧坚持之前的报价。

      他俩耗得起,谢立人可耗不起,正大集团迫切地需要现金来续命,于是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只能屈服,选了一些不那么重要的饲料厂卖给惠农和希望,同时还出售一些其它产业,比如正大在国内的莲花超市等等。

      “超哥也有进军东南亚的想法?”事后李未和刘永好私下聊天的时候问道。

      “是啊,这两年饲料行业的利润下降的很厉害,去年饲料毛利率还有19.6%,今年就掉到15.2%了,明年可能会更低!我必须未雨绸缪,为希望找到新的突破口,进军海外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欧美国家的话距离比较远,大公司也多竞争激烈,而东南亚最大的饲料企业就是正大了,我们不缺和正大竞争的经验,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儿,而且东南亚除了正大之外,就没其它像样的饲料企业了,把饲料厂开到欧美是以卵击石,开到东南亚却刚好反过来成了敌弱我强......但是现在还没有下定决心,毕竟现在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会不会波及到我们还不好说!”刘永好倒也没否认这一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