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谁与争锋?-《大唐首座》
第(2/3)页
舞台上一声琵琶响起,瞬间终结了舞台下各方的纷杂议论,同时也将所有的眼神与注意力再次聚焦,只不过焦点换成了盛装嫩黄裙,容颜如玉的萧九娘子。
琵琶起音不高,只中平而已,音声柔婉,哀而不伤。天天跟许公达住在一起,柳轻候的刻苦习萧无形中也影响到小丫头琵琶的练习,从上次比赛后至今,这琵琶技艺又有明显的提升。
琵琶声声中,歌喉曼展,观者们好奇已久的第一句终于柔转而出,“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王昌龄眉梢猛然一挑,由衷赞道:“开篇不俗”
王缙点点头没有说话,双眼只紧盯着萧九娘子。
三四句紧随其后而出,就听萧九娘子缠绵深致的声音唱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回先动容的却是王缙,“好颔联,好双关,用语自然全无斧凿之痕却情深如许,动人肺腑,名句!少伯兄,我断定这两句一出必成名句。好个小和尚,竟将男女之情寄的如此深挚动人,难怪别人唤他花和尚!”
这回换了王昌龄没有说话,盯着萧九娘子的嘴,脸上表情有些奇怪。
后四句悠悠而至: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此时歌儿舞女们唱诗一般都是三遍,又称三叠,回环往复,深情款款。第一遍唱完后,萧九娘子琵琶一抹,进入二叠。
王昌龄不再看九娘子,低下头将整首诗完整的自吟了一遍: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吟罢,他脸上奇怪的表情消失了,双手又开始搓起来,“颔联那两句太佳,我只恐其后继乏力,弄成个有名句而无名篇就太可惜了,现在看来刚才实是多虑了。夏卿,如何?妖不妖?你说妖不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