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没有碗-《剑歌行》


    第(2/3)页

    冀州距离范阳很近,要是让安旭山的爪牙知道了这句诗,恐怕杜牧之会有杀身之祸。

    胆战心惊的杜牧之站在屋檐下,然后看到两个年轻人从茅屋后面绕了出来。

    年长一些的那个人锦衣华服、神情高傲,杜牧之完全没见过。

    而年轻的那个公子,杜牧之却是印象深刻。

    是明岳,在长安城与杜牧之有过数面之缘的明岳。

    杜牧之向明岳拱手见礼。

    明岳微笑着回了一礼,而李扩却没注意那么多。

    如今的李扩,全都被义学里面的孩童给吸引了。

    这所义学,是这些学童的父母出力搭建的。

    木板加黄泥搭建的房屋,虽然冬暖夏凉,但外表看起来着实寒酸。

    学童们坐在木板拼凑装订的书桌前,每人面前都放着个沙盘,旁边有一根根树枝作为毛笔。

    这情形,李扩一看就知道,孩童们是在用沙盘和树枝当做纸笔,跟着杜牧之读书识字。

    在讲台边上,竖着一块木板,木板上夹了张纸。

    这是学堂里唯一的一张纸,是一种浅黄的草纸。

    杜牧之在一边轻声解释道:“村里缺纸,这种黄草纸是从县城买来的,用稻草麦秆熬浆制成,优点是极为便宜。”

    明岳微微一笑:“就算是这么便宜,牧之你也用的格外节省。”

    杜牧之苦笑:“在下自不量力,想要为孩子们开办义学,结果却发现百无一用是书生,义学的各种开销,我实在是有些负担不起了。”

    “既然负担不起,那就找人帮忙吧,”明岳笑着说道:“这位李公子财大气粗,只要他高兴,给你一百两银子都不是问题。”

    杜牧之颇为惊喜,他向李扩深施一礼:“这位公子,看在这些孩子年幼的份上,请您多多帮助,在下感激不尽。”

    李扩嘿嘿一笑:“让我资助你的办理义学,那是小事一桩,不过你给我作诗一首,不要那种讽刺别人的诗句,你好好作一首诗,若是我觉得你才学不错,我给你二百两银子办学!”

    杜牧之颇为惊喜:“既然如此,请公子出题。”

    李扩大大咧咧的说道:“我喜欢喝酒,我喜欢歌舞姬,我喜欢偷偷出去逛楼子,还希望能够仗剑走江湖……你照着我说的这些愿景作诗一首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