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殉-《剑歌行》


    第(1/3)页

    虽然明岳一再强调,冀州城不可能守得太久,但李扩本以为还能坚持两个月左右。

    没想到,噩耗忽然传来,让李扩有些不知所措。

    加急信上寥寥数笔,记录了叛军水淹冀州的事情。

    ……

    冀州,城内城外一片汪洋。

    久攻不下,叛军掘开了大河的堤坝,汹涌的河水冲垮了夯土城墙,随即灌入冀州城中。

    杜牧之穿着一身轻甲,脸色平静的看着城内城外的激战。

    在叛军准备掘开大河堤坝的时候,杜牧之已经有了一些准备。

    这是准备去死的准备。

    将城中本就不多的粮食移到高处,然后杜牧之让人不计成本地多造木筏和竹排。

    当大水汹涌而来,杜牧之让冀州百姓登上木筏,从河水相对平缓的东门离开,去冀州以东的淄州和济州避难。

    淄州和济州濒临大海,万一叛军苦苦相逼,百姓还能登上海船逃命。

    而且叛军急于南下,在东边的兵力最少,杜牧之相信绝大多数百姓都能完全脱险。

    杜牧之自己,并没有离开的打算。

    刺史有守土之责,所以杜牧之打算以身殉国。

    一部分士兵和民壮跟着百姓撤退了,而留下来的人,大多是豁达而又忠勇的义士。

    堤坝被掘开之后,河水冲刷着城墙,造成三处大规模的塌方。

    在城墙坍塌之前,叛军就乘坐战船和木筏,从城墙上冲了过来。

    大大小小的厮杀,在全城范围内展开。

    厮杀的战场,在高高的城墙上,在城中的一些高楼和小山上。

    洪水袭来,这些比较高的地方,成了一座座“孤岛”。

    这些孤岛是冀州军最后的容身之所。

    因为地方狭窄,所以战斗格外激烈。
    第(1/3)页